(一)家庭美德(2 / 3)

注重尊敬長輩和老師,愛護幼子和晚輩,幾千年來,不斷傳承,經久不變。現在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超過60歲的人口已突破2.12億,其中65歲以上老人已達13700多萬,占總人口的10.1%。養老問題日漸突出。我國的養老體製是國家、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相輔相成。其中家庭養老是基礎,最為普遍,至關重要。每個家庭和個人應與國家、社會密切配合,使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醫。使老年人能夠享受晚年的幸福。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未來和家庭的希望。每個家庭和個人都應愛護好年幼的一代,使年幼的孩子切實得到良好的撫養、教育、保護和幫助。

“老吾老,人之老;幼吾幼,人之幼。”老人和幼兒都是家庭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尊重自家的老人,還要進而尊重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家的小孩,也要進而愛護別人家的小孩。在社會上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像照料自家老人和孩子一樣,扶老攜幼,奉獻愛心。在學校要尊敬老師,尊重他們的勞動和傳授的知識,同時還要尊敬社會上其他的長輩,虛心聽取長輩的教誨,學習長輩優秀的品質和經驗,以豐富自身的閱曆,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

3.夫妻和睦

結婚姻,成夫妻;家核心,最親密。

關乎老,關乎小;夫妻和,闔家好。

夫妻間,應忠誠;潔自好,其身正。

夫妻愛,應專心;勿厭舊,勿喜新。

互信任,互勉勵;守誓言,勿猜疑。

互關心,互尊敬;心相印,同偕行。

家裏事,共商量;難同當,福同享。

工作事,互幫忙;共創業,家興旺。

注釋:

潔自好,其身正:出自《孟子·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意思是:自己保持潔身自好,身心端正。

心相印,同偕行:夫妻同心同德、心心相印並肩前行。

解讀:

男女結婚成為夫妻,一個新家隨之建立。夫妻是這個家庭的核心,也是這個家庭最親密的成員。夫妻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老人、孩子和家庭的幸福。無數事實證明:夫妻好合,家人快樂;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鄭重嚴肅,來之不易,夫妻都應備加珍惜。夫妻之間要不忘記愛情的初心,信守結婚時的誓言,永遠相愛,永遠相伴;要心存愛情的誠心,互相尊重,互相忠誠,潔身自好,行為端正;要堅持愛情的恒心,不喜新厭舊,不互相猜疑;要保持愛情的溫馨,互相鼓勵,互相關心,相敬如賓,偕行並進。家裏的事,夫妻間應共同協商解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做到歡樂時同吃山頂草,傷悲時共飲河中水。工作上的事,應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共同創業,同心偕行,共同建設美好幸福的家庭,使家興事旺。

4.勤儉持家

勤與儉,家之寶;儉養德,天酬勞。

覽古今,多少事;成勤儉,敗奢侈。

家致富,靠勤勞;勇吃苦,肯動腦。

農不勤,莊稼荒;工不勤,企不旺。

商不勤,難興隆;家不勤,必受窮。

勿投機,勿取巧;勿偷懶,勿啃老。

家中活,雜細繁;積極做,主動幹。

家中物,勤收拾;既整潔,又舒適。

一粒米,一度電;一滴水,應節儉。

適消費,量力行;勿攀比,勿追風。

吃穿用,應簡約;勿奢靡,勿擺闊。

舊衣物,可捐贈;周濟人,即善行。

飯與菜,應適量;吃不了,勿倒掉。

勤開源,儉節流;尚勤儉,品德優。

注釋:

儉養德:出自三國諸葛亮的《誡子書》:“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意思是:儉樸可修養優良的道德品質。

天酬勞:成語“天道酬勤”的意思,即隻要付出勤奮,就會得到應有的酬勞。

成勤儉,敗奢侈:出自唐朝詩人李商隱詩《詠史》:“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意思是:勤儉可獲成功,奢侈引發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