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九章:為了自己的新祠堂(2 / 3)

龍昌建議村長,由全村人輪流看守祠堂,每家負責一天或一個星期。實在忙不過來的話,可以跟別人調班,但不能請人頂班。沒班的人家,也不能高高掛起,同樣要盡力協助值班者。比如值班者敲起鑼鼓報警時,村民們應立即幫著追捕或阻截。村長答應得較為爽快,畢竟也是土生土長的龍溪村人,知道祠堂的神聖性。同時,村長也希望先人感激他為祠堂做的貢獻,進而保佑他繼續暢通官運和財運。有了村長帶頭,幾個原本不太情願的村民也沒法再找借口推脫。

祠堂終於每天有了守護者,龍昌總算放了些心,但自己的生計問題又升上了眉睫。雖說曾當過一段時間的總經理,也沒多少積蓄了。

好在父親龍當還留下幾畝薄田地,龍昌想到家裏的田地上再靜一下心,順便還可以監督鄉親們對祠堂的守護。

龍昌決定改進本地的一種果樹,讓這種果樹結出符合本地人口味又讓外地人覺得可口的果實,如果成功了,就讓龍溪生態開發公司拿去賺錢。要是失敗了,也無所謂,反正田地裏還種著城裏人越來越喜歡的無公害蔬菜。龍昌本想培育一種新野菜,又怕跟鄉親們產生利益衝突。

一個乏味的午後裏,正躺在田坎上解乏的龍昌聽到一聲熟悉的問候:

“正打主意去競選縣長還是想著怎麼當地主?”

是周貞有事路過。龍昌說縣長可不是選出來的,而土地爺似乎很懷疑他的耕種能力,他正想去找個合得來的人一起培育新的蔬菜品種,問她願不願意來幫忙。周貞說她本來就不是優良品種,不敢來壞事。龍昌說先天條件固然重要,但後天的努力更為關鍵。周貞又問龍老板能開多少工錢,龍昌說用他的一生來支付行不行。

一起去城裏賣菜時,遇上了大雨,雨停時,天也快黑了,沒了班車。龍昌暗暗高興著去旅店開了房。服務員問開一間還是兩間,龍昌卻故意由周貞來決定,周貞說:

“我們現在還隻是合作夥伴吧。”

“那不合起來,怎麼做呢?”

周貞笑著踢了龍昌一下。龍昌結果還是開了兩間房,想吊吊周貞的胃口。

半夜時,龍昌借口有了新的嫁接樹枝的想法,要征求意見,摸進周貞的房間。周貞說有點冷,龍昌乘機抱著周貞。半個小時後,周貞說還是冷,龍昌幹脆鑽進周貞被子裏,將所有溫暖送給了周貞。

窗外正下著雨。

龍昌和周貞第二天早上是被手機鈴聲吵醒的。龍昌很不耐煩,但來電的號碼是村裏的,不能不接。將耳朵靠近手機後,龍昌發出的卻是驚叫聲,說他馬上就回去。

周貞問可不可以讓她知道來了什麼事,龍昌說:

“你很快就是龍溪村的一員了,有權知道龍溪的最新消息。原來是昨晚輪到光棍龍群看守祠堂,這家夥不知從哪裏喝了酒來。村民們都睡覺後,又有三個朋友來找龍群。想著長夜漫漫的,幾個家夥竟在祠堂裏一邊就著花生下酒,一邊開賭起來。不知是誰忘形中亂丟了煙頭,燃著了角落裏的草紙堆。等他們發現時,木板已燒了起來。偏偏昨晚村裏的風又相當大,等龍群敲起鑼鼓召來村民後,祠堂隻剩了半邊。”

周貞問龍昌該怎麼辦,龍昌說:

“重建。”

“不如留著那廢墟,讓村民永遠記住教訓。”

“我敢保證他們的沉痛不會超過一年的。”

周貞說如要重建,最好是把內容和構造適當改變一下。龍昌欣喜地說:

“你什麼時候學會從我心裏偷走創意了?”

龍昌建議即使要節約木柴而改用磚石,也要將新祠堂建成古色古香的三進式磚樓。第一進陳列古代的龍溪故事和人物畫像;第二進陳列現代的龍溪曆史資料和人物故事;第三進展示當代龍溪鄉的風采及大家對新龍溪的設想。龍昌強調說文章的內容豐富而深刻了,來欣賞的人才多,才會流傳久遠。反正村裏也有擴建祠堂的錢了。實在不夠的話,可以再跟政府和在外工作的龍溪人伸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