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八章:提前結束的代課生涯
為了不被認出來,龍昌戴上舊鬥笠和平光鏡,肩上搭著兩個裝了書的布包,看上去象個回家探親的鄉鎮幹部。
三岔路口有個記者模樣的小夥看到救星似地問龍昌,龍尾小學怎麼走。本來有記者同行,也許對龍尾小學的幫助會大些,但龍昌又想起許多地方被記者報道後,反而不堪重負。從沒來過龍尾小學的龍昌隨手朝東邊一指,暗暗希望自己指錯了方向。
山坡上一條斜路旁,一個挎著破舊竹籃的姑娘帶著一幫同樣挎著破竹籃的小孩子給一個挑著柴禾趕牛的老人讓路,龍昌心裏一小陣感動,後悔自己沒帶相機來攝下這久違了的鄉村禮儀圖。
姑娘和孩子們的頭上隻遮著坡上摘下的樹枝。龍昌快步走過去,說雨雖然不大,但著了涼可難找醫生。孩子們說這點雨淋不病他們的。龍昌又問姑娘要帶孩子們去幹什麼,姑娘說本想乘著毛雨後的陰天來鬆樹林裏找點菌子去賣,想不到這雨看起來要下大了。姑娘反過來好奇地問龍昌:
“大叔,走親戚嗎?”
龍昌說他還沒結婚呢。姑娘立即紅著臉說不好意思,問龍昌幹嗎裝得那麼老。龍昌說不想被人認出來,姑娘警覺道:
“公安局在找你嗎?”
龍昌指指肩上的書,說想帶點書來給龍尾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不料老天不太友好,真怕書被淋濕了。孩子們立即說他們就是龍尾希望小學的學生,說完就看著龍昌肩上的布包。摸一摸,見確實是書,又將征詢的目光投向那姑娘,姑娘說他們可沒錢買。
“要賣錢,我就朝城裏去了。”龍昌說。
姑娘說了聲謝謝,孩子們便爭著來幫龍昌背書。龍昌說他還夠力氣的,叫孩子們走在前麵帶路就行了。
孩子們邊走邊好奇地問龍昌是哪裏來的,龍昌用龍溪話介紹說是剛從外麵讀書回來,聽說龍尾小學缺書,送一些來看適不適合。正宗的龍溪口音贏得了姑娘的初步信任。
到得學校,龍昌的衣服和褲子早濕了大半,但書沒沾到半點雨,還散發著濃濃的墨香。
“都是新書?”姑娘問。
“我昨天剛買的。”龍昌說。
翻完龍昌帶來的書,姑娘疑惑了:
“曆史方麵的故事書,我們倒是很需要,但這些科技書,我們看不懂啊!”
龍昌說如果不嫌棄的話,他每個星期五都會來給孩子們講解點科技知識。姑娘說他們可出不起錢,龍昌說不用報酬,隻要不放狗趕他就感謝了。姑娘又問:
“你不是受了什麼刺激吧。如果心裏不舒服,要趕緊去找醫院。”
龍昌說他沒病,就隻想來看看能幫孩子們點什麼而已,如果信不過,可以隨時帶把刀在身上防備,要是發現他有可疑的舉動,盡可以先刺傷他,再扭送到派出所。
“你帶科技書到偏僻的鄉下來,可有點象帶鐮刀去城裏,我們沒有實驗室呢。”姑娘還有疑惑。
龍昌說他會帶些小機器來直觀地講解,姑娘又說不能人手一台機器來實際操作,能學得成什麼?龍昌說學到一點算一點,關鍵是培養孩子們對科學和製造的興趣。
“你不會是打算幾年後來這裏開個製造廠吧。”姑娘笑著調侃龍昌。
龍昌笑笑,說他帶來曆史書是希望孩子們學到純正的民族精神,而科技書,則是希望孩子們以後能成為工程師和技術員,因為中國高質量的工程師和技師太少,以至於老是被老外挑剔產品質量,甚至幹脆掏錢去買老外的玩具。姑娘說龍昌應該到城裏的學校去宣傳他的教育改革思想,農村可沒有進行現代化製造的條件。龍昌說城裏的年輕人都在跟著老外們邯鄲學步,城裏的教育界領導和家長們都隻感興趣考試分數。龍昌反過來說姑娘:
“看你也是見過點世麵的,如果不是想教出點什麼名堂來的話,會甘願呆到這裏來嗎?”
姑娘歎了一口氣,說她高中畢業後考也考上了大學,卻沒錢去讀。也曾到省城打工,但城裏沒幾樣符合老人們從小就要她學的規矩,多數人連幫個忙都看錢來定,老板們總是要工人沒完沒了地加班,卻常常克扣工人的工資。女孩子家稍不留意,就會被騙。她很不習慣,幹脆回老家了。路過一個風景點時,見好些小孩站在門口向人掏錢,討不到就去偷。想想要是龍溪鄉的孩子們都隻懂得錢的話,以後怎麼得了?我就申請到這沒人願來的龍尾小學代課算了,就算到頭來教不成什麼,圖個眼不見心不煩也好。
龍昌暗自欣喜著覺得自己發現了一朵稀罕的花,乘興道:
“你可以來幫助孩子們,也該允許我來跟你們學習一下吧。我先實習,要是半年後你覺得我不合格的話,盡管開除我。”
“我又不是校長,有什麼權力開除你?”
“你先來的,你不是校長,難道我敢充大嗎?”
姑娘顯然有些開心,羞澀地笑著轉開了話題,算是間接地考龍昌:
“那你看我們具體該怎麼教呢?”
“不敢在校長麵前談什麼教育道理,隻提點不成熟的建議。如果可以的話,可不可以這樣安排,星期一到星期三上教育部規定的文化課,星期四帶學生們到外麵勞動,星期五上科技製作課。”
“農村孩子哪天不在勞動?用得著專門設勞動課嗎?”
“我們上的勞動課主要教育孩子們如何麵對艱苦,如何認識勞動對於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積極意義,如何提高做事的效率。”
“一個星期隻上三天文化課,家長還不把我們告到縣裏去?”
“先讓孩子們不要泄露出去,隻要孩子們懂得了些科學知識,學會了做人方法,提高了做事效率,說不定家長們還會親自來聽課呢。放心,要是不幸被教育局怪罪了,由我來承擔。”
“你能承擔得了多少?”
“反正隻要有人承擔主要責任,你就不會被開除的。”
“好吧,就跟你冒一次險吧,免得你說我象個老太婆了。不過,星期四和星期五的課,光我一個人可應付不來。”
龍昌說他星期四就過來。姑娘問為什麼不全職來做,龍昌說為了奉養父母,他還得到別處去掙點錢。
龍昌興奮地轉身而回公司作準備。出到校門口,才想起還不知道那姑娘的姓名,又不好意思倒回去直接問。恰好有個小鬼借口上廁所,偷偷跑出來多送龍昌一程。龍昌趕緊問那小鬼,小鬼左右看看,小聲說他們的老師叫周貞。
龍昌開心地邊走邊想:周貞,不錯的名字,雖然人長得不怎麼好看,但給人一種純淨感。
剛上第一節課,龍昌就皺了眉頭。升旗時,學生們倒是行著注目禮,卻顯得茫然,個別學生覺得好玩,忍不住說起悄悄話來,甚至還想發笑。龍昌很生氣,但他知道不能怪學生,起碼大多數學生還能聽話地到校操場上肅立。
放學後龍昌就馬上趕到城裏租了一部舊放映機和三部舊片。縣電影院正愁那堆舊放映機和舊片的處理問題,爽快地說隻收兩隻雞的價錢就行了。龍昌當天下午就雇人扛回了龍尾小學。
龍昌租來的三部舊片的主要內容集中在三個鏡頭中。鏡頭一:抗戰時因為人民流離失所,許多孩子流浪在街上跟狗爭食,有的則慘死在路邊;鏡頭二:一個中國戰士忍著傷痛,冒著槍林彈雨把鮮紅的旗幟插在了製高點上,盡管又中了彈,那戰士還是緊咬著牙,拚命支撐著旗杆,讓旗幟高昂地迎風飄揚,鼓舞著戰友們繼續衝鋒,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鏡頭三:站在世界級的領獎台上的中國運動員麵對冉冉升起的國旗,激動地唱起國歌,流出了激動的淚水。
學生們的眼眶有點紅了,龍昌沒有當場教育他們,而是把他們帶到教室外麵,指著不遠處一座墳墓問學生們:
“麵對祖先的畫像時,應該是什麼表情?”
“不敢笑。”
“如果誰故意弄壞你們祖先的照片或墓碑,你們會怎麼想?”
“揍他。”
“沒錯,國旗就是我們大家的臉麵,能不尊重自己的臉麵嗎?”
“不能。”
“尊重國旗就是尊重自己的國家,不管你生活中有多少怨言,能不要自己的父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