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七章:各走各路(2 / 2)

南方環保公司老總來逛了一圈,說能在商業活動中加進人文色彩,增強公司的文化含量,提高公司的魅力,很好!但也別忘了,中國遊客最感興趣的永遠是能用最少的錢玩到什麼買到什麼。而且文化形象也不是一兩年就能樹立起來的,不象孔廟那樣經過了幾千年的推崇和積澱。原先的自然菜倒是銷量不錯,但如今人的胃口都是三天一變,得跟上顧客的變化。

龍昌說有個地方電視台的領導放開手腳讓各個主持人將自己選定的欄目堅持辦下去,結果各個欄目都成了台裏的品牌,主持人的名聲也越來越響,而有個國家級的電視台卻因狹隘地理解了市場規律,盲目地緊跟觀眾的趣味,將欄目換來換去的,到頭來不僅沒形成什麼撐得起的節目,還被一些地方台蓋過了風頭,甚至於淪落到要去改用地方台的節目創意。開放時代裏,人們都喜歡求變,但變來變去,還是會依戀著某種最基本的東西。如果茅台酒也跟著所謂的市場改來改去的,還能挺到今天嗎?

見龍昌不聽從,肖彥子的哥哥隻好遺憾地說環保公司的水太淺,難以裝下龍溪生態開發公司這樣的大魚。龍昌也於當天遞上了辭職申請,肖彥子的哥哥爽快地簽了字,且不追回當初龍昌帶來的創業經費。龍溪生態開發公司贏了點錢後,也曾打了些錢進入南方環保公司的賬上。

龍昌歉意地把肖彥子的哥哥送到車站,肖總說他從不阻礙別人發達,合作不成情義在,叫龍昌以後有好事時記得關照關照。龍昌心想:看得開,但看得不寬也不遠,所以南方沿海人始終隻是輕騎兵。

南方環保總公司老總的妹妹肖彥子多玩了幾天後,說既然跟龍溪生態開發公司分了家,她也失去了施行自己理念的餘地,該走了。龍昌說:

“幸好當初我沒乘你孤單寂寞時為你留下浪漫記憶。”

“那你就失算了,要是你早點為我營造浪漫的氛圍,說不定我會心甘情願地留下來豐富你的人生。”肖彥子說。

“就當我沒福氣,也讓我積點陰德吧。”

親自送肖彥子踏上南行的列車後,第二天正好是周六,龍昌請了一天的假,關上手機,到市裏一間旅館裏開了間房,獨自睡了一天。龍昌不想讓公司裏的人看見他的失落。他確實曾經希望肖彥子來豐富他龍姓家族的血液,無奈公司正百廢待興,一直沒心情來製造跟肖彥表白的機會。

周日的陽光照在旅館房間的窗台上時,龍昌已冒雨獨自走在通往龍溪鄉龍尾村的山路上。昨天一整天的休息並沒讓他感到踏實,反而更加空虛。他想找點更有意思的事來做做,看會不會從此更充實更有成就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