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第九章:南行歸來的龍昌(1 / 3)

第三部第九章:南行歸來的龍昌

當年堅持要出去闖蕩的龍昌跟著朋友到南方一看,發現朋友竟是在歌舞廳裏看場子,龍昌決定離開。他擔心幾天後就被砍成肉醬。

見他不想成為無辜的人肉靶子,朋友說不如在酒樓裏先洗碗掃地什麼的,龍昌說怕那點工資還不夠賠碗碟錢。朋友又開玩笑說要不就去陪那些無聊的富婆,也就是做鴨,但那些富婆多半有虐待狂,她們的老公隨時都能叫出上百號人來喊打喊殺。龍昌說不相信南方就沒他立錐之地。朋友又說那行動可要快些了,米缸裏已沒多少米了。龍昌聽出了逐客的意味,說會還清所欠的水電費和飯錢的。

又一次鼓起信心去找工作的龍昌經過一個長途汽車站時,突然下起了雨,匆忙避雨中有個人不小心撞了另一個人,撞者連說對不起,但被撞者總是不依,說我先打你一頓再說對不起行不行?撞者問對方想怎麼樣,被撞者說至少得賠一百元,算是肉體和精神損傷費。撞者不幹,想走開,對方竟男女老少一起衝過來揪住說再想耍賴就留下手和腳。龍昌實在看不下去,過去說大家都象出來謀生的,幹嗎這麼不饒人?

說話的工夫,那撞者忽然溜了,被撞者立即抓住龍昌說:

“我們就在謀生呢,被你攪黃了,你來賠償我們的損失,看你也是想做好人的。不給就加碼,想跑也沒門,我們的人多的是。”

旁觀的人都不出聲,個別大膽點的則勸龍昌看開點,虧點錢免災算了。

龍昌望了望前後左右,對方惡狠狠地說望什麼,別指望了,警察泡妞去了。

龍昌摸摸上衣口袋,掏出了五十元,說就這麼多了。對方過來亂摸了一通,沒摸到什麼值錢的東西,才罵罵咧咧著放龍昌走了。龍昌慶幸自己多長了個心眼,放了錢在鞋墊下。龍昌又有點後悔地想要是朋友在,也許自己不會破這窩囊財,但也好在朋友沒跟著,否則工作沒著落,自己倒先進了監獄,因為朋友的脾氣過於火爆,身上也常帶著刀。

雨還在下,龍昌猛一抬頭,見車站的柱子上貼著一張尋人啟事,語句很令人感傷:星子弟弟,快回家吧,父母都為你哭紅了眼,愁白了頭。回家吧,回來後,你不想讀書也行,可以先找點別的事幹著……

龍昌滿心淒然,但他沒去火車站買票回鄉,他堅定著走到下一個招聘點,邊走邊想:我不討厭讀書,我已大專畢業。我喜歡琢磨機械,但家鄉沒有什麼好的機械來給我鑽研。星子兄弟,如果你因負氣而離家,還是先回去吧。不過我就算去做苦力,也決不提前回家,我不願意被人笑話。

幾乎絕望的龍昌照著揀來的報紙寫的招聘地址找到一家模具廠。應聘者自然不止龍昌一人。入鄉隨俗,龍昌按規矩排隊。

前麵有個男子在亂丟衛生紙,龍昌覺著幹淨的地板上多了張髒紙很礙眼,彎腰去悄悄揀起來,丟進垃圾箱。

但總有人插隊,龍昌終於惱火了,跑進去建議招聘人員,說在他們的地盤上,他們有責任維持好秩序,對方卻說這隻是臨時租用的辦公室,不是他們的地盤。而且那些插隊的應聘者還不是他們的正式職員,他們不好怎麼說。龍昌說:

“看來你們廠也好不到哪裏去。”

“何以見得?”

“一個沒有秩序觀念的團體會好到哪裏去?”

招聘人員忽然叫其他應聘者回去,說已錄用了龍昌先生。

其他應聘者走後,招聘人員拿出一個模具來讓龍昌見識見識。隻教了一次,龍昌就基本能使用。招聘人員不再多說,叫龍昌第二天就上班。龍昌追著問待遇,對方說龍昌真膽大,所有應聘人員都是事後才定工資呢。

“你願意不明不白地做事嗎?”龍昌反問。

招聘人員嘿嘿一笑,說:

“放心吧,不會虧待你的。”

廠裏給龍昌安排的第一個工作卻是打掃裁料車間,龍昌立即覺著自己被嚴重輕視了,但沒有拒絕。於是每天都是龍昌最早上班最晚下班。廠裏常常加班,晚上上床時,往往已是午夜十二點。

有些工友替龍昌不平,說太浪費人力資源了,龍昌卻說自己也沒什麼能力。有些工友跳槽前也會來叫他一起走,龍昌說現在自己還沒什麼手藝,去到別處還不是一樣的打雜?龍昌常記著爺爺龍科的話:心多不養身。

工友上班時,龍昌也沒閑著。廠裏負責人叫他也在一邊看著,看能幫什麼就幫什麼,於是龍昌又成了工友們的傳令兵,時不時被叫去買這樣拿那樣。龍昌竟然從沒怨言,接到要求就立即動身。有時還幫著頂一下班,讓工友們去廁所偷一下懶。龍昌說自己不會操作,工友們便抽空教一下他,龍昌覺得自己乘機又學了些技能,暗暗高興。龍昌想不到爺爺的話也能在發達地區用得上:做別人的事,練自己的手。龍昌越發樂意當跑腿或暫時頂替。

龍昌也時不時會坐到河邊去遐想,想自己什麼時候才能當上技術員,難過之餘,隻好又用越王勾踐和太極大師楊露蟬的故事以及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話來鼓勵自己,於是龍昌就又拍拍手站起來,微笑著朝廠裏走去。

因擔心工友嘲笑而不願說孟子的話才是他不願意隨便離廠的原因,但工友們還是越來越把龍昌當作不用白不用的廉價勞力來使喚,結果廠裏一負責人來找他去臨時卸貨時找不著人,等找到龍昌時,隻見他正冒著大汗在醫務室裏打針。好心的醫生說龍昌是太勞累了,叫廠裏注意點,否則弄出人命來,老板又要賠錢。

廠裏終於秘密派人來調查龍昌的工作情況,工友們都說他兢兢業業。

龍昌總算被安排進了車間當了流水線工人。

工人們愛依老鄉關係來分成小團體,以此尋求歸宿感和保護。龍昌也不能免俗,免得受孤立,但老鄉們要去打架、偷竊或打劫別人時,龍昌就裝出很害怕的樣子。老鄉們都不想帶上個累贅,都沒責怪他,也不再指望他參與。

車間主任要去車站接朋友,卻遇上廠裏趕急貨,實在走不開,想到龍昌的大眾工具形象,主任叫他拿著牌子去車站代勞。龍昌舉著牌子在火車站出站口站了一個下午也沒接到人,隻接到了主任的電話,說朋友已從另一個方向來到了,叫龍昌趕快回廠。龍昌趕回去跟主任彙報時,突然間暈倒了。醒過來時,龍昌說因怕主任的朋友看不到牌子,他一個下午都沒敢到附近去買零食。車間主任還算仁義,拍著龍昌的肩膀,點了點頭。

當了半年流水線工人後,車間裏召開了一次討論會,要工人們對技術操作問題提點建設性意見。開始時大家照例拘謹,經不住負責人的鼓勵並保證不會有別的想法,一些人才開口了。但也隻是提個意見而已,說不出具體改進方案來。隻有龍昌的建議最實際,說廠裏所用的裁刀不太鋒利,費時又容易傷到人。傷人的鈍刀不僅浪費了生產時間,還會讓廠裏多開醫藥費,甚至會使工人對廠裏失去信心。龍昌還以圖表的方式交出了改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