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第八章:心大吃空了肚子
高和主要的投資在他的老家,在龍溪鄉的投資隻是象征性的,隻為了滿足母親龍民未了的心願而已。
高和沒空時時來監督龍溪的生態開發公司,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傳統,讓表侄龍繁做了經理,表侄女龍榮做了負責營銷的副經理。為慎重起見,高和還請舅舅龍科做了總顧問,表哥龍當做了顧問,規定重要的決策要請示龍科。
龍科的第一個建議隻有八個字:注意天時地利人和。
因為貪汙和作假而沉默了許久的龍繁和龍榮覺得表叔的來到和信任應是自己東山再起的好機會,都決定要謹慎從事,希望能在幾年後不貴也富,加倍補回失去的尊嚴。
龍溪鄉也曾象其他地方那般把附近的草木砍伐得冒出了黃土,好在後來上級發現了花草樹木的未來意義,沒讓五裏處的青龍山變成禿頭。
去外地遊了一趟人家的生態景區回來後,龍繁他們索性隻修點路,對山和水則不加半點修剪,讓來人暢遊於原汁原味的山水中。攝影和繪畫愛好者首先表示讚賞,都相約而來拍照和描摹個不停。一些習慣了人為景點的遊客卻大呼上當,說沒什麼特別的風景。龍繁解釋說人為的風景反而是對大自然的破壞,田地裏土生土長的菜才是最有味道的。
龍榮他們還辟出了些平地上的水田和坡上的地讓遊客們體驗耕作的滋味,很受到城裏家長的歡迎。孩子們卻覺得耕作不如遊樂車刺激,龍榮哄說非洲的田徑運動員之所以能在世界大賽上頻頻拿冠軍,就因為他們長年在原野中勞作和奔跑。孩子們又說他們可不想曬得那麼黑,龍榮說中國的空氣曬不黑人的,何況還不是天天來曬。當代醫學已發現,皮膚黑點反而更健康,很多發達國家的人還特意在假期時跑到海灘上去曬呢。多點勞動,男的會越來越帥,女的身材會越來越美,說不定還會被導演選中呢。
最讓遊客感興趣的還是迷宮式的龍溪村。龍繁說當年日本人就曾在村裏迷路,最後被殲滅。有些遊客不信邪,結果試了多次還是要村裏人帶路才走得出來。遊人問村裏是按什麼陣式來設計的,龍繁笑著叫他們自己去體會中國充滿玄機的古代文化。
龍科叫龍繁借助祠堂為景點,認真宣傳一下龍溪村的仁義故事。龍繁去請人來編寫,也配上了相片,但感興趣的似乎隻是中老年遊客,龍繁隻好采用兒子龍張曾經的建議,請人將最感人的一個仁義故事編成電影劇本,再請縣府幫忙。想到拍出電影來,也是本縣甚至本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縣府和鄉裏出了一半的錢,另一半錢來自幾個老板。因有政府的鼓動和擔保,幾個老板說就冒一次險吧,要是虧了,就當做一次善事。
電影相當感人,相當成功,引來更多的遊客。龍科又哀歎說竟然要去請別人來寫自己的故事,龍溪什麼時候才多點人才出來?龍繁說不是龍溪沒人才,而是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往往不被別人看好,隻好去請外麵的和尚,等門麵撐起來後,說話才有人聽。
因為龍繁和龍榮招的員工多是本地人,也沒少去請上級領導來“指點”,並讓他們經受酒精的考驗,所以也沒出現什麼紅燈和絆索。當然龍繁也沒孝敬得太勤,曾經的官場經驗使他知道喂得太飽的老虎沒精神做事,而且等到下次餓起來時,胃口會更大。
來看祠堂的人越來越多,龍科的氣色也越發象返老還童,盡管已走不動,但隔三岔五就叫兒孫們推著他到祠堂前,自豪地給遊客解說幾句。
龍溪鄉的生態遊算是上了點軌道,龍溪鄉人的口袋也多了幾個錢,懂理的人也似乎多了起來。龍科不時提醒龍繁和龍榮,要繼續象走地雷陣那樣小心,永遠都不要翹起二郎腿來。龍繁和龍華榮答應得很幹脆,他們已感覺到有股難以抗拒的力量在將自己朝前推,覺得是時候把公司做強做大了。
一個滿是彩霞的黃昏裏,一個名叫白朗的老板找到龍繁,說他很欣賞龍繁他們公司的鄉土特色和傳統味道,並表示了合作意向。一看到白老板,龍繁就覺得大生意來了,本縣市的人都知道白朗是知名而有信譽的房地產大老板。但見過點世麵的龍繁並沒有樂不可支地歡迎,而是故作平靜地問白老板有何具體高見,白朗說近年來很多曾經轟動的人造景點沒能象孔廟和泰山那樣繼續香火旺盛,原因就在於前者隻圖找快錢,沒什麼文化底蘊,後者則有著挖不盡的文化礦藏。要做就做長久事業,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生意人算不得當代企業家。目前多數的景點還沒有傳統禮儀教育類,如果能弄個像模像樣的古代和現代禮儀村來,讓人們受到禮儀教育,一定會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