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能力才是數學能力的基礎
在我的補習班中,所有數學不好卻能在短期內提高成績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具備優異的語文能力,尤其是能夠按照清楚的條理構建文章,或是能夠將別人的話轉換成自己的方式表達的人。由於他們在邏輯思維方麵,本身已具備最基礎的能力,因此能夠迅速吸收我所傳授的正確讀書技巧,並且在短時間內提升數學能力。
反之,那些語文能力不佳的學生大多學習效果也不佳。不用說也知道,人類在思考事情時,使用的工具正是語言。如果缺乏一定程度的語文能力,自然無法建構出強而有力的邏輯思維。在此稍微岔開一下話題,我個人對於數學的早期教育或提前學習的必要性是充滿懷疑的。就算比別人早一點兒學會微分,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不知道牛頓或萊布尼茨是在何種動力驅使下推導出微分的概念,以及這個概念又有怎樣無人能及的貢獻,那麼學習微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個人強烈建議,與其盲目地讓學齡前兒童提早學習算術或練習數學計算題,倒不如鼓勵孩子多讀書、積累豐富的經驗,借此培養他們的好奇心,並提升整體的“語文能力”。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完整的思考分析,不但對將來大有幫助,也是培養數學能力的基礎。如果你將來想讓自己的孩子考上東京大學,我希望你能將孩子培養成一個能夠清楚向他人解釋“為什麼想進東大”“考上東大以後想做什麼”的孩子,如此一來,他自然而然會具備相應的學習能力。
本書是特別為那些自認為數學不好的“標準文科生”所寫的。因為我一直認為,擅長閱讀或寫作卻不擅長數學是一件矛盾的事。不過我也深知那些討厭數學的人,對於數學算式是多麼地頭疼,因此本書盡可能減少使用數學算式的頻率,盡管不用數字或算式來傳授數學思考的訣竅難度頗高,但為了證明紮實的語文能力是數學能力的基礎,同時也為了讓你了解學習數學的意義,我認為這是一件相當值得挑戰的事情。
另外,通常不擅長數學的人,隻要一聽到“數學”二字,就會聯想到複雜、困難,但數學其實是一門講求簡單與明了的學問。如果本書介紹的思維方式能讓你覺得“其實數學挺簡單的”,那麼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本書的使用方法
這是一本幫助覺得自己數學不行的人,喚醒與生俱來的數學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書。本書最大且唯一的目標,就是讓你在讀完本書時發現:“哇,原來我也有數學思維能力啊!”從而掌握運用數學來進行思考的方法。在本書中,我將“數學思考法”從七個方麵進行了整理。
① 整理
② 順序概念
③ 轉換
④ 抽象化
⑤ 具體化
⑥ 逆向思維
⑦ 對數學的美感
怎麼樣?其中至少有幾項會讓你想到:“啊,這種思考方式好像平常就在使用了。”對吧?我想再強調一次,數學並非專屬於那些“有天分”的人。運用數學邏輯進行思考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事,甚至有許多人早已在無意識中就運用數學邏輯進行思考了。但是能不能“有意識地”運用數學邏輯進行思考,卻是另外一碼事。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我們如果不依賴“靈光一閃”和“直覺”等,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也無法想出什麼好主意,但如果能夠了解如何運用數學邏輯進行思考,並且明確意識到這件事的話,不但能夠順利解決問題,而且必然能夠開拓出他人眼中的嶄新思維。同時,你說出口的話會格外具有說服力,讓人想不側耳傾聽都難。在此我誠摯希望本書能夠幫助你激發體內潛沉已久的數學力。
永野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