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步入社會以後,應該很少有機會去解一元二次方程、計算向量內積或是微分吧。如果學習數學隻是為了熟悉這些計算技術,那麼對大多數人來說的確沒什麼意義,隻需針對那些工作上需要用到這些專業技術的人授課即可。可是幾乎所有國家都把數學納入義務教育的一環,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學習數學是一種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方式。一元二次方程或向量都隻是用來鍛煉邏輯思維的工具而已。

“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種不分文理,所有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這一點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提出異議。在這個早已邁入國際化、信息化社會的時代,想要達到不說話就“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幾乎是一種幻想。當一群成長環境不同、想法不同的人聚在一起,試圖解決各種以往未曾碰到過的問題時,自然必須具備理解他人想法、用自己的想法說服他人,以及任何情況下都能將問題抽絲剝繭、解疑釋結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就是實現這一切的基礎能力,因此為了鍛煉這種能力,所有人都必須學習數學。

語文能力才是數學能力的基礎

在我的補習班中,所有數學不好卻能在短期內提高成績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具備優異的語文能力,尤其是能夠按照清楚的條理構建文章,或是能夠將別人的話轉換成自己的方式表達的人。由於他們在邏輯思維方麵,本身已具備最基礎的能力,因此能夠迅速吸收我所傳授的正確讀書技巧,並且在短時間內提升數學能力。

反之,那些語文能力不佳的學生大多學習效果也不佳。不用說也知道,人類在思考事情時,使用的工具正是語言。如果缺乏一定程度的語文能力,自然無法建構出強而有力的邏輯思維。在此稍微岔開一下話題,我個人對於數學的早期教育或提前學習的必要性是充滿懷疑的。就算比別人早一點兒學會微分,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不知道牛頓或萊布尼茨是在何種動力驅使下推導出微分的概念,以及這個概念又有怎樣無人能及的貢獻,那麼學習微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個人強烈建議,與其盲目地讓學齡前兒童提早學習算術或練習數學計算題,倒不如鼓勵孩子多讀書、積累豐富的經驗,借此培養他們的好奇心,並提升整體的“語文能力”。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完整的思考分析,不但對將來大有幫助,也是培養數學能力的基礎。如果你將來想讓自己的孩子考上東京大學,我希望你能將孩子培養成一個能夠清楚向他人解釋“為什麼想進東大”“考上東大以後想做什麼”的孩子,如此一來,他自然而然會具備相應的學習能力。

本書是特別為那些自認為數學不好的“標準文科生”所寫的。因為我一直認為,擅長閱讀或寫作卻不擅長數學是一件矛盾的事。不過我也深知那些討厭數學的人,對於數學算式是多麼地頭疼,因此本書盡可能減少使用數學算式的頻率,盡管不用數字或算式來傳授數學思考的訣竅難度頗高,但為了證明紮實的語文能力是數學能力的基礎,同時也為了讓你了解學習數學的意義,我認為這是一件相當值得挑戰的事情。

大部分人在步入社會以後,應該很少有機會去解一元二次方程、計算向量內積或是微分吧。如果學習數學隻是為了熟悉這些計算技術,那麼對大多數人來說的確沒什麼意義,隻需針對那些工作上需要用到這些專業技術的人授課即可。可是幾乎所有國家都把數學納入義務教育的一環,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學習數學是一種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方式。一元二次方程或向量都隻是用來鍛煉邏輯思維的工具而已。

“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種不分文理,所有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這一點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提出異議。在這個早已邁入國際化、信息化社會的時代,想要達到不說話就“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幾乎是一種幻想。當一群成長環境不同、想法不同的人聚在一起,試圖解決各種以往未曾碰到過的問題時,自然必須具備理解他人想法、用自己的想法說服他人,以及任何情況下都能將問題抽絲剝繭、解疑釋結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就是實現這一切的基礎能力,因此為了鍛煉這種能力,所有人都必須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