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德的網絡2.0(2 / 3)

在支持者心目中,網絡2.0所代表的所有東西,包括參與、集體主義、虛擬還有業餘主義等都是好的,這些東西正處在成長期之中,是走向啟蒙的進步象征。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沒有任何質疑的聲音嗎?網絡2.0對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有沒有可能是壞的而不是好的呢?將網絡2.0看成一種道德力量會蒙蔽我們的雙眼和對此類問題的思考。

言歸正傳,如果你在閱讀關於網絡2.0的任何材料,肯定會發現其中有對於維基百科的溢美之詞,將其比喻成參與時代建設的光榮榜樣。維基百科是一個開源百科,每個網民都可以參與詞條編寫或修改現有詞條。蒂姆·奧萊利認為維基百科標誌著內容創作領域的巨大變革,是對網絡1.0時代《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在線版的徹底變革。對凱文·凱利來說,維基百科展現了網絡是如何將眾人的智慧彙聚到一起的,這就是關於即將產生的龐然大物的先兆。

從理論上看,維基百科是很不錯的,如果網絡真的在將我們引向高層意識的話,那麼它一定是非常出色的。然而現實中的維基百科卻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它確實很有用,麵對不懂的東西我通常都會查一下維基百科以獲得大致了解。但維基百科上的東西可信度很低,寫得也非常亂。比如下文是從維基百科搜索到的關於比爾·蓋茨的詞條中的原文摘錄:

蓋茨於1994年1月1日迎娶梅琳達·法蘭奇。他們共同育有三個孩子,分別是出生於1996年4月26日的珍妮弗·凱瑟琳·蓋茨,出生於1999年5月23日的羅裏·約翰·蓋茨和出生於2002年9月14日的菲比·阿黛爾·蓋茨。

1994年蓋茨獲得了萊斯特手稿,這是達·芬奇的親筆作品,這一作品曾於2003年在西雅圖藝術館展出。

1997年曾發生過一起針對蓋茨的敲詐案,主謀是芝加哥人亞當·奎恩·普萊徹。蓋茨曾於隨後的審判中出庭做證,普萊徹承認有罪並於1998年7月被判入獄6年。1998年2月諾埃爾·戈丁曾用一個奶油餡餅襲擊蓋茨。2005年7月,他聘用了著名的希沙姆·富達律師為其服務。

據《福布斯》(Forbes)雜誌報道,蓋茨在2004年總統競選時曾向小布什捐款。另外,據政治響應中心報道,蓋茨在2004年大選時曾向超過50個政治團體捐獻至少33335美元。

請原諒我說得這麼直白,這些信息一點用都沒有,讀完後讓人不知所雲,把一堆似是而非、沒有準確來源的東西拚湊在一起就成了這種大雜燴,拚湊起來的整篇文章支離破碎,遠達不到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效果。

以下是從維基百科搜索到的關於簡·方達的詞條:

據報道,她非常討厭自己少年時的綽號“簡夫人”。她曾於1964年到蘇聯旅行,並在那裏以亨利女兒的身份出現,受到了熱烈歡迎。60年代中期她曾在巴黎買過一塊農田,自己開辟了一個花園。1966年她曾參觀安迪·沃霍爾的工廠。1971年她獲得奧斯卡獎時她的父親說:“你說我還怎麼能在這一行幹下去呢,我幹了這麼久都沒有得到過奧斯卡獎,而現在我的孩子都拿到了。”簡曾於1968年登上《生活》(Life)雜誌的封麵。

雖然她早期跟父親相處的時間很少而且父女關係也不太好,但她在1980年買下了《金色池塘》(On Golden Pond)的劇本,希望跟父親一起出演該劇,幫助他得到夢寐以求的奧斯卡獎。最終她夢想成真,簡在代替父親領獎時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個晚上。”簡的第一任丈夫羅傑·瓦蒂姆曾說:“跟簡一起生活很不容易……怎麼說呢,她已經習慣一個人生活了。她有太多事要做,時間就是她的敵人,她根本沒時間休息。”瓦蒂姆還說,“簡還有一種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極致的偏執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