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厲兵秣馬 3.敵我雙方大備戰(1 / 3)

第一章 厲兵秣馬 3.敵我雙方大備戰

當年拿破侖入侵俄國時說過:“俄國這個鬼地方,進來容易出去難。”起初,蘇聯的航空兵在技術上處於劣勢,被德國空軍所壓製,使得德軍裝甲部隊快速推進蘇聯境內。德軍在戰鬥力上具有很大優勢,但也有很多劣勢。比如,蘇聯的公路網很原始。若蘇聯擁有像西歐國家那樣的公路網,可能蘇聯很快就被打敗了。因道路條件太差,德軍部隊嚴重受阻。德軍部隊的機動主要依靠輪式車輛,並非履帶式車輛。在泥濘的公路上,坦克能夠前進,但輪式車輛很快就陷進去了。如果德國部隊裝備履帶式運輸卡車,德軍很可能在秋季到來以前就占領莫斯科了。

此外,蘇軍坦克質量非常好。1941年,德軍的坦克比不上T-34坦克。T-34坦克裝甲厚50毫米,裝備76毫米高速火炮,越野能力很強。德軍接近莫斯科時,蘇軍大量使用了T-34坦克。這些坦克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量的蘇軍T-34坦克參戰後,德軍坦克遭受了重大損失,蘇軍占有坦克優勢。

在德軍部隊的建議下,德國兵工廠加快生產改進型的T-3和T-4坦克,並加厚了坦克的裝甲。早在法國戰役結束後,希特勒就發現德國坦克急需提高火力,並下令將T-3坦克的37毫米炮換為長身管的50毫米高速火炮。

德國陸軍軍械部擅自將37毫米炮換為短身管50毫米低速火炮,此舉並未征得希特勒的認可。希特勒知道這個情況後很生氣。

在莫斯科保衛戰結束時,德軍在蘇聯戰場損失很慘。當時,莫斯科戒備森嚴,蘇軍的戰備工作做得比以前更好了。

盡管德軍被蘇軍擊退了100-250公裏,但莫斯科的局勢仍然緊張。城市上空飄浮著很多防空汽球,高射炮林立,城裏到處是彈坑。

但不得不承認,德國用閃擊戰征服蘇聯的計劃完全破產了。德國損失了大批最有素質的軍官和士兵,特別是坦克兵和飛行員,德國戰略家們接受了持久戰的現實,當然,希特勒例外。

1942年春季,蘇德兩軍都急需休息。道路泥濘不堪,漫長的蘇德戰線沉寂了。雙方都在積極備戰,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戰役,以奪取戰略主動權。

蘇軍盡管獲得莫斯科保衛戰和冬季反攻的勝利,但蘇軍兵員、坦克和飛機的損失比德軍更大。自從蘇聯西部國土淪陷後,全國工業產品減少三分之一,耕地麵積減少47%,牲畜減少50%,燃油和電力缺乏,鐵路運輸十分緊張。

蘇聯急需時間來組建和訓練新的部隊,但短期內組建新的部隊困難很多。在被德軍占領的領土上,曾住著蘇聯40%的人口。

在美英等國的援助下,蘇聯軍工生產恢複到了戰前水平,蘇聯有1億6千萬人口,使組建龐大的戰略預備隊成為可能。

1942年上半年,蘇聯武器、彈藥和軍事技術裝備的生產增長很快。步槍和卡賓槍的生產從1941年下半年的156萬支增長為1942年上半年的194萬支。120毫米迫擊炮由2315門增長為1萬門。各類坦克從4849輛增長為11178輛。戰鬥機從1941年下半年的8200架增長為1942年上半年的8268架。

1942年春季,身兼德軍陸軍總司令的希特勒正在忙著製定德軍的夏季攻勢,事實上早在嚴冬季節時,他就開始準備夏季攻勢了。

希特勒估計,蘇軍至少擁有265個步兵師。而事實上,蘇軍的實力遠遠大於這個數字。此時,希特勒認識到,僅憑一次戰役就摧毀蘇軍是不太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