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錯誤也會帶來大失敗(1 / 2)

在工作上,管理也好,情理也好,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可能引發大的問題,管理不細則可能導致企業形象的損壞,情理不通則會引發出不滿,從而影響管理的實施,所僅,無論管理還是情理都要從小處著眼,從這樣才能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

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管理者所要麵對的,無外乎人、事二字。換句話說,如果一位管理者對人和事應付自如,管理有方,那麼,他就可以稱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了。盡管管人和管事是相互聯係的,人中有事,事中有人,但管人和管事還是有所不同的。歸根結底一句話,無人就無事,管事還要先管人,管人是管理之根本。

“企”字以“人”字當頭,隻有管好人,才能管好企業。企業管理者要管好企業,必須學會管人。市場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競爭的勝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者的管人藝術。

管人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就因為這是一項極其複雜的而且極其費心勞神的工作。正如一個木匠不能簡單地用錘子解決所有問題一樣,沒有誰能讓一名管理者一夜之間精通各種管人之術,沒有誰能讓一名管理者一夜之間從平庸走向優秀。

真正優秀的管理者,是那些在管人過程中能夠注意自己言行,注重小節的管理者,在他們看來,管理人絕對不是一件小事,在這過程中暴露的問題更不是小問題。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企業的整個運營體係猶如一個大堤,如果不加洞察和正視,許多細節問題也有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或者使問題的存在漸進化而走上由量變到質變的軌跡。很多管理者不重視細節思維,不重視基礎管理,結果導致企業破產。

科利華,曾是一家在國內信息技術產業名噪一時的軟件企業。但是2005年,科利華卻不得不將科利華網絡大廈以7000多萬元的價格拍賣。科利華的失敗就在於管理者缺乏細節思維,忽視了基礎管理。

1991年,宋朝弟創建科利華電腦有限公司。同年,該公司推出“csc校長辦公係統”,采取“買軟件送硬件”的營銷方式,迅速打開銷售局麵。1994年,“科利華電腦家庭教師”成功麵市,第一個月就賣了2萬多套軟件。1998年,科利華通過兩次事件,聲名鵲起。一是科利華舉辦首屆“csc赴美夏令營”,選送18名中學生去美國考察,這在國內引起轟動。科利華通過這一事件,迅速積聚了人氣,公司也一炮打響。另一件事是該公司斥資1億元推廣《學習的革命》一書,使之創造了圖書行業100天發行量突破500萬冊的發行奇跡。

《學習的革命》的熱銷,使科利華走向輝煌。然而,也許是宋朝弟通過營銷炒作嚐到了甜頭,在企業此後的經營管理中,科利華在基礎管理方麵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

在工作上,管理也好,情理也好,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可能引發大的問題,管理不細則可能導致企業形象的損壞,情理不通則會引發出不滿,從而影響管理的實施,所僅,無論管理還是情理都要從小處著眼,從這樣才能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

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管理者所要麵對的,無外乎人、事二字。換句話說,如果一位管理者對人和事應付自如,管理有方,那麼,他就可以稱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了。盡管管人和管事是相互聯係的,人中有事,事中有人,但管人和管事還是有所不同的。歸根結底一句話,無人就無事,管事還要先管人,管人是管理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