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邊也有同一月色(1 / 3)

共同的愛好讓兩個年輕人暗生情愫,冼星海愛她優雅的氣質,盛建頤欣賞他出色的才華,兩人雙雙墜入情網,不可自拔。

然而,作為盛宣懷的孫女,上海灘第一豪門家族的一員,盛建頤在戀愛婚姻方麵並不自由,她顯赫的身世成了兩個年輕人之間最大的障礙。

沒過多久,“七七事變”爆發,全麵抗戰的局麵在國內形成。上海作為外國人集中的地區,各國利益衝突更加激烈,形勢也更加混雜。淞滬會戰後,冼星海作為一名愛國好男兒,離開老母,舍棄兒女情長,參加了洪深領導的抗日救亡演劇二隊,踏上了全國巡演的道路,通過文藝表演來宣傳抗日救亡。

他先後到了蘇州、南京、徐州、開封、洛陽等地,動蕩不安的局勢和旅途的艱辛並不能壓抑冼星海對佳人的思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給盛建頤寫信,他向她傾訴沿途的辛苦,彙報演出的情況,也關心她的音樂活動,鼓勵她多多進步。

他在1937年8月30日寫於開封的信中有這樣的話:“我希望你能不斷地和我通信,布告你在上海的生活,使我得到許多慰藉。在百忙中我常想念你,如同想念我的親骨肉一般。”

戰爭阻止了他們的見麵,他無法放下抗日工作;她也不能離開豪門望族,來牽線追隨他。好在還有書信,她娟秀的字跡就是他最大的溫暖,支撐他熬過失眠的夜,走過戰火硝煙。

然而,他們的通信也漸漸中斷了。

等冼星海到了武漢後,他進入郭沫若領導的政治部第三廳工作,此後再沒有回到上海,也再沒有見過盛建頤。這一段名門閨秀和窮小子的愛情就此告終,或許該責怪戰爭無情,或許該埋怨門第的成見,說到底,他們有緣無分。

午夜夢回的時候,他或許遺憾,或許傷心,或許後悔,但他始終放不下對祖國的愛和未完成的抗日工作。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在戰火彌漫的武漢,冼星海迎來了他的第二份愛情。

冼星海和錢韻玲的相遇有些戲劇化。

1938年1月,一個噩耗從上海傳到武漢,著名學者、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錢亦石教授因病去世了。這是個令人尊敬的老人,他積極投身抗日,次子錢遠鏡因此在戰場上犧牲;他熱心提攜後輩,他的家就是上海左翼文學藝術家的聚會場所,冼星海曾經多次得到他的指點。

為了紀念這位前輩,冼星海決定為他寫一首挽歌。

追悼會當天,冼星海在現場遇到一位身穿黑紗的單薄女子,她臉色蒼白,眼睛紅腫,眉宇間是止不住的傷心和藏不住的悲痛。

這位姑娘是來拿歌譜的,她緩緩走向冼星海,接過了那份沉重的歌譜。在看過之後,她立刻淚流滿麵,神情悲戚,冼星海忍不住出言安慰,在交談中,他也知道了她的身份,原來她竟是錢亦石教授的女兒。

共同的愛好讓兩個年輕人暗生情愫,冼星海愛她優雅的氣質,盛建頤欣賞他出色的才華,兩人雙雙墜入情網,不可自拔。

然而,作為盛宣懷的孫女,上海灘第一豪門家族的一員,盛建頤在戀愛婚姻方麵並不自由,她顯赫的身世成了兩個年輕人之間最大的障礙。

沒過多久,“七七事變”爆發,全麵抗戰的局麵在國內形成。上海作為外國人集中的地區,各國利益衝突更加激烈,形勢也更加混雜。淞滬會戰後,冼星海作為一名愛國好男兒,離開老母,舍棄兒女情長,參加了洪深領導的抗日救亡演劇二隊,踏上了全國巡演的道路,通過文藝表演來宣傳抗日救亡。

他先後到了蘇州、南京、徐州、開封、洛陽等地,動蕩不安的局勢和旅途的艱辛並不能壓抑冼星海對佳人的思念。每到一個地方,他都給盛建頤寫信,他向她傾訴沿途的辛苦,彙報演出的情況,也關心她的音樂活動,鼓勵她多多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