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蘇聯援助下的國民革命(10)(1 / 1)

莫斯科“五月指示”並沒有提出破裂的方針,甚至依舊堅稱保持國共統一戰線是必須的,這不能不嚴重地束縛了蘇聯顧問和中共中央的手腳。指示中的各點,或者因為向國民黨中央提出即等於破裂,因而無法提出;或者因為在如此形勢下短時期不可能實行,因而在實際上被中共中央束之高閣了。對此,來自莫斯科的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羅易實在心有不甘,他私下裏擅自把莫斯科的來電拿去給武漢國民黨領袖汪精衛看,希望能夠取得汪精衛的諒解,然後漸次推行。作為一種討價還價,汪精衛提出了1500萬元的貸款要求。而莫斯科研究再三,卻又不能接受汪精衛的要求,隻同意提供200萬盧布的援助。《斯大林給莫洛托夫的信》,1927年6月24日;《聯共(布)中央政治局會議第113號(特字第91號)記錄》,1927年6月27日;均見《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6~1927)》(下),第352、364頁。

這個時候籠絡住武漢政府旗下的各軍隊的唯一辦法,就要看能否拿到足夠的金錢。既然莫斯科無法滿足這一條件,汪精衛自然也無法按照莫斯科的意願行事。

1927年6月22日,武漢國民黨人唯一還可以寄予期望的馮玉祥,公開轉向了蔣介石南京國民黨人一邊,要求武漢國民黨遣送鮑羅廷回國,並與共產黨實行分離的政策。緊接著,湖南籍將領唐生智、何鍵等公開站到同情許克祥等人的一邊,指責工農運動,並對武漢國民黨中央繼續容納共產黨人表示不滿。

7月8日,共產國際執委會終於意識到破裂的形勢已不可逆轉了。它因此明令共產黨員不能再留在國民政府裏麵,必須退出政府以示抗議。但它同時仍舊要求乘亂排除國民黨中央的權威,自下而上地自行召集國民黨新一屆代表大會,以根本奪取對國民黨的領導權。

麵對這種情況,汪精衛不得不把莫斯科的“五月指示”在黨內高層公開出來。其結果可想而知。7月15日,武漢國民黨中央最終確定了“分共”的方針。國共兩黨黨內合作的曆史,就此畫上了句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