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智慧超群(4)(1 / 3)

(1)裝瘋賣傻,保全自己

《孫子兵法·九地》對此有專論:“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於其途,使人不得慮。”意思就是通過蒙騙和迂回等辦法,使人們無法推測你的真正意圖。在環境不利於我的情況下,為了避敵鋒芒,保護自己,可以采取裝瘋賣傻、裝聾作啞的辦法蒙混過關。想辦法蒙蔽敵人的視聽,不讓敵人了解我方的意圖,這是取勝的根本保證。

明朝的時候,朱元璋有許多兒子,於是朱元璋就分封給自己的兒子一些領地,把他們稱為親王。後來,這些兒子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擁有了自己的軍隊,成為藩王。朱元璋一死,立皇太孫朱允為皇帝(朱標死得早),就是建文帝。朱允上台後,受到眾藩王的威脅,於是就開始削弱眾藩王的權力,有反抗的則受到殺戮。燕王朱棣精明強幹,沒有被立為皇帝,非常不滿,常常想推翻建文帝,自己做皇帝。現在建文帝削藩,燕王也在被削之列,朱棣很是恐慌,不知怎麼樣才好,忙請屬下們出謀劃策,屬下們勸他舉兵造反,推翻建文帝,繼承帝位。朱棣聽後,很符合自己的想法,就馬上采納了。他暗中招兵買馬,表麵上卻佯裝無事。不久,這事還是傳到建文帝那兒,建文帝決定派大臣討伐朱棣。朱棣見事不妙,為了保全自己,就想出一條妙計:裝病。

朱棣上奏朝廷,聲稱自己已經病入膏肓,不可救藥,建文帝就派大臣去探視虛實。朱棣裝瘋賣傻,滿街亂跑,在盛夏的烈日之下,穿著皮襖圍著火爐烤火取樂,還亂喊亂叫。建文帝派來的人回去報告說,朱棣確實病得不輕,於是建文帝便不再注意燕王朱棣了。過了些時日,建文帝批準了大臣齊泰上奏逮捕燕王的請求,還要秘密派人來殺死朱棣。朱棣得知此事,就與屬下按事先定下的計謀,等建文帝派來的謝貴等人來抓拿自己的時候,先行下手將其擒住,舉兵起事,然後以誅殺齊泰、黃子澄的名義,攻進北京城。經過艱苦的激戰,最後打敗了朱允,奪取了皇位,改法建製,成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在政治風雲中,有時當危險要落到自己頭上時,通過裝傻弄呆,可以達到逃避危難、保全自身的目的。

孫臏遭到老同學龐涓暗算後,身陷絕境。然而孫臏沒有絕望,沒有放棄,他決定詐瘋來迷惑龐涓,達到逃脫的目的。一天龐涓派人送晚餐給孫臏吃,隻見孫臏正準備拿筷子時,忽然昏厥,一會兒又嘔吐起來,接著發怒,眼睛大張,亂叫不止。龐涓接到報告後親自來查看,隻見孫臏痰涎滿麵,伏在地上大笑不止。過了一會兒,又嚎啕大哭。龐涓非常狡猾,為了考察孫臏狂瘋的真假,命令左右將他拖到豬圈中,孫臏披發覆麵,就勢倒臥豬糞汙水裏。此後龐涓雖然半信半疑,但對孫臏的看管比以前大大的鬆懈了。孫臏也終日狂言誕語,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白天混跡於市井,晚上仍然回到豬圈之中。過了一些天,龐涓終於買下了孫臏推銷的“傻氣”而愚蠢地進了孫臏下的“套”,相信孫臏真的瘋了。孫臏這才有機會逃出魏國。

一個人懂得裝傻,就表明他並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的表現。做人切忌張狂,鋒芒太露易暴露目標,更容易惹人疑心。與對手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適時“裝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糾正對方的錯誤。你必須有好演技,才能把局做得恰到好處。作為一個人,尤其是作為一個運用謀略的人,一定要做到不露鋒芒,從而既有效地掩飾目的,又能達到目的。當你做大事時,不可趾高氣揚,目空一切,否則你會被別人當靶子打!

三國時期,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這段故事,也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曹操說如今天下英傑唯屬自己和劉備了。當時劉備被嚇得大驚失色,手中酒杯也掉在地上,而這時恰恰有驚雷打過。曹操問劉備何故,劉備連忙裝成極為害怕的樣子,說是被窗外的響雷驚嚇所致。曹操仰天大笑,自以為天下英雄隻剩自己了。聰明的劉備裝傻,裝成孬種的樣子,把曹操給騙過去了,這才有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政治局麵。

如果當時劉備不“賣傻”,而是勇氣外露,要和曹操一爭高下那麼必然會被曹操幹掉,西蜀皇帝也就做不成了。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