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微軟公司開發中的產品“微軟詞”推向市場,首先在亞特蘭大的康迪斯電腦大展上免費贈送“微軟詞”。
緊接著在同年的春天,於亞特蘭大康迪斯電腦大展上,微軟的軟件大師西蒙尼像一個剛剛當上父親的人,在演示台上驕傲的向人們展示“微軟詞”。隻見西蒙尼敲打著鍵盤,向人們演示如何同時打開或關上“窗口”,以及在“窗口”同時觀看和編輯八個文件等不同的功能。
蓋茨開發“微軟詞”的目標是對準魯賓斯坦的微處理公司。因為,早在1978年,微處理公司成立時,蓋茨和魯賓斯坦有交道。那時蓋茨才出道,而魯賓斯坦已是地道的行中老手了。在魯賓斯坦從微軟購買蓋茨他們編製的Basic語言的交易中,比爾·蓋茨有點像人們所說的:“把你弄去賣了,你還幫人家點錢呢。”因為當時魯賓斯坦利用微軟急於賣出軟件,而且蓋茨沒有經驗,不僅讓蓋茨吃盡了苦頭,而且還讓蓋茨感激不盡。
在謝利總裁召開的討論會上,漢森建議“微軟詞”在用戶對它缺乏了解和信任時先采取免費贈送的辦法,但那時不知該用什麼方式贈送。
謝利認為“顧客買軟件,一般都是通過電腦雜誌的介紹,或者朋友的推薦,才決定買哪一種。免費贈送,可以打出‘微軟詞’的知名度,增進顧客對它的了解,擴大影響麵,這辦法可以采用。”所以謝利表示同意。但卻不知找哪家雜誌社來合作。
也就在一偶然的機會的碰麵中,《個人電腦世界》雜誌的主編唐納為了擴大雜誌的訂戶時,兩家的計劃不謀而合,於是很快簽訂了合作協議,為了配合宣傳做得到位,微軟也做了預先準備。
1983年,就在西蒙尼在康迪斯大展上演示“微軟詞”的同時,微軟公司的“銀強攻勢”也全麵展開。在大展演示會上,微軟向前來參觀的經銷商、傳媒界人士、軟件愛好者贈送“微軟詞”演示版。前後一周的時間共送出45萬份,並且每份都附有厚厚的使用說明書。
而且,為了保證訂戶能收到“微軟詞”,微軟專門設計了一種包裝盒,用白色透明的硬塑料製作,裏麵封裝一套“微軟詞”和一本《個人電腦世界》。
不久,《個人電腦世界》第12期發行,正式版的“微軟詞”隨雜誌一起到達訂戶手中。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微軟計劃的35萬份“微軟詞”全部派送完。
1984年在聖誕節期間,微軟公司公開宣布:凡在12月31日前購買了“微軟詞”的用戶,可以免費獲得一份拚字檢查軟件。
1985年在超凡軟件開發完畢的3月,微軟公司包下了國內中央公園附近的綠園餐廳,舉行“超凡”軟件的新聞發布會,蓋茨邀請蘋果總裁喬布斯參加,結果大獲成功,引起轟動。5月,在亞特蘭大康迪斯電腦大展上,“超凡”再次引起觀眾的熱烈反響。這就是蓋茨第一招的一種方式。
蓋茨的第二招就是用新聞發布會、演示會、現場培訓,大造聲勢。
蓋茨決定,10月1日,“超凡”同時進入全美電腦市場,他要求負責公關的漢森,要在廣告宣傳上造成轟動效應。除了采用維格尼爾他們在法國使用的訓練經銷商那一套外,還有新招。就是漢森、謝利、布魯門鬆一幫人搞出由蓋茨審查的“先用對話,再用故事。”
10月1日早上七時,紐約、芝加哥、華盛頓、波士頓、費城等各大城市的聽眾,同時從廣播中聽到了一段節奏鮮明有力,類似軍樂旋律的樂曲,隨之而來的一個莊嚴的男中音:
“微軟公司隆重推出‘超凡’軟件,每個得到它的人將變得威力無窮。”
這時,出現了另一個聲音:“‘真的嗎?’‘真的!’‘超凡’軟件是個人電腦最傑出的電子表格軟件。”
“哦。”
“漂亮的圖形顯示,高超的數據文字管理能力,簡單方便的操作控製,妙用無窮。”
“每個人都可以隨意購買嗎?”
“不錯!”
“‘超凡’軟件可以幫助用戶戰勝競爭對手嗎?”
“當然,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
樂曲漸漸消失。
這則廣告,以每天五次的頻率,在各大城市電台的黃金時段播出,整整持續了一周。很快,幾乎全美國的人都知道了“超凡”軟件,知道了微軟公司。
但是,事隔一年,蓋茨再次為“超凡”展開宣傳攻勢。這次是易地而戰,選擇了電視台。這項活動名叫“新係統的靈魂”。
於是,每晚十點,當全美各大城市的觀眾打開他們的電視,就看到這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