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Intercourse——交往(2)(3 / 3)

2.無意間聽到同事說你的缺點,你會:

A.不高興的站出來,讓同事覺得很尷尬

B.裝作沒聽到的樣子,但從此對那個同事有意見

C.認真反省,確認自己到底有沒有那個缺點,如果有,會誠懇的告訴同事。

3.從另一位同事那裏得知,和自己交好的同事在上司麵前說了自己的壞話,你會:

A.不高興的質問你的好友,為什麼做這樣無恥的事,並四處宣揚他的不仗義

B.盡管麵上不說,但心裏非常不高興,漸漸和這位朋友疏遠了

C.當做不知道這件事,不過在他麵前更謹慎小心了

如果你選擇的A比較多,那麼你的氣度還需要再修煉。有的時候,得理不饒人隻會讓事情變得更加難以處理。你其實也沒想過要和同事反目成仇,就是有的時候忍不住那一口氣。但衝動的發泄之後,你又後悔得不知道該怎麼辦,結果讓事情越來越糟糕。過於咄咄逼人會讓本來同情的人站到你的對立麵,這不是得不償失嗎?所以要記得冷靜,冷靜,再冷靜。

如果你選擇B比較多,那麼你已經是一個有氣度的人了,如果你能放棄報複,那麼你就能成為一個大度的人。不過你比較擅長做表麵功夫,幾乎能讓得罪你的人都信以為真了,但是隻有當他也遭遇到你所遭受過的痛苦時,你才會覺得消氣,否則肚子裏憋著的氣會一直讓你看那個人不順眼,有意無意的給他製造障礙。

如果你選擇C比較多,那麼你確實是一個大度的人。你的寬容能為你贏來最多的朋友,就算原本堅定要做你對手的人,也不得不對你的氣度低頭。得到對手的認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也隻有像你這樣大度的人才能做到吧。不過,對於某些職場小人,你的大度有可能成為致命傷哦。小心農夫懷裏的那條蛇,是對你的真心忠告。

4. 不要想當然

職場中常常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習慣於推敲,覺得自己就是很棒的直覺型心理學家,他們總是想當然的認為,我這樣的決定,我這樣的喜好,一定是大家都能夠認同的。

因此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他們做決定的時候並不會主動征求別人的意見,即使大家處在同一個決策小組,最後的結果拿出來,可能讓大家都哭笑不得。

Ross最近很是煩惱。部門上來了一位新同事叫彤彤,老板點名讓Ross帶帶新人,於是彤彤順理成章的做到了Ross的對麵,專門向她取經,當然也順帶聽她“使喚”。

Ross同手上的一個大客戶,最近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業務拓展,一天下午,Ross參加公司會議,於是交代新來的彤彤,與那個客戶聯係,然後把聯係上需要處理的幾件事情都告訴了彤彤。

公司的會議一開就是一下午,到了散會的時候,已經超過了下班時間,Ross回到辦公室,發現彤彤已經下班走了。打電話,處於無法接通狀態,桌子上沒有任何留言條,Ross的郵箱裏也沒有彤彤彙報工作的新郵件,與客戶溝通的結果,Ross一無所知。

第二天上班,卻見彤彤抱著一大堆樣品來了,詢問之下才知道,彤彤昨天一直沒有聯係上那位客戶,直到快下班的時候。於是她就用Ross的名譽,約了客戶見麵。

因為知道Ross一直在跟這位客戶,所以她想當然的認為,客戶對她們提出的要求,Ross肯定會答應。

結果就是,彤彤擅自做主答應了客戶修改樣品的要求,而且把樣品帶了回來。可Ross之前要求的溝通事宜上,根本沒有修改樣品這一項,彤彤答應的事情,為部門來帶了接近三天白忙活的工作量,也徹底毀了Ross原來的計劃。

可彤彤顯然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她一臉無辜的看著Ross說到,“我覺得這樣處理應該是對的,我想你也是這樣打算的……”

由於最後的溝通不暢,Ross隻從這個客戶手裏拿到了很小一部分任務。究其原因,彤彤的“想當然”功不可沒。

大家也許會覺得,新人進職場,犯一點錯也並非不可饒恕。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並不是彤彤個人的顯著性問題,職場上密布著這樣的人,用想當然去辦事,因為自己覺得妥當,就推而廣之的認為別人也會覺得妥當。

人們在估計別人的行為方式和喜好的時候,總是顯得很有預見性,似乎不用去谘詢意見,就能夠推測出別人的真實想法。

沒錯,經驗的確會為我們帶來一些信息,甚至提供了一些準確性。但這些信息就足以幫助我們獲得超乎尋常的洞察力麼?

不要自信過了頭,認為預測別人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想當然的後果很可能是災難。

就像彤彤,其實她自己並未意識到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出現了怎樣的紕漏,反而覺得自己是體貼的,善於觀察和總結的,因而能夠主動的去推敲出上司的心思,做出讓上司滿意的選擇。可是,上司真的滿意麼?

“想當然”,這在心理學上還有個專門的名字叫做“虛假同感偏差”,就是人們通常會相信,自己的愛好與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