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Intercourse——交往(3)(1 / 3)

此後彤彤的一些行為,更印證了想當然的存在於危害。

Ross交代下去,與這個或者那個客戶聯係的任務,從來得不到回饋。特別是那些沒有聯係上的人。為此,Ross專門詢問了彤彤,她的回答卻讓Ross哭笑不得。

“我以為您隻是叫我聯係啊,我想反正沒聯係上,也沒有什麼新的情況可以彙報的,再說您又這麼忙,我想你總不至於還要聽一些沒有意義的結果吧。”

“我以為您交代下來的事情,就是讓我自己去處理,所以我就處理了,因為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所以我想您也沒空就不必要專門的告訴你了。”

“我可喜歡這個圖片了,我想大家都會喜歡的吧,看起來那麼好。”

……

諸如此類的回答,Ross簡直就聽到想吐了。

難道,任何事情隻用抬著腦袋想,就能夠出結果?而且結果一定是準確的?

終於忍無可忍,在一次部門例會上,Ross將此事提出來說了一下,口氣相對委婉,就是提醒彤彤,以後做事情的時候,不要用自己想當然的處理方式,拿不定的一定要提前開口問。

結果,小姑娘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第二天直接向老板遞交了辭職報告,連招呼也沒有來打一聲就走人了。

Ross從她的空間中看到她的抱怨和委屈,說這段工作經曆,任勞任怨,體貼入微,隨時看著領導的臉色,猜著領導的心思,最後還落得這樣的下場……

關於Ross的無奈,我們理解。可關於彤彤無法正確的認識自己,我們也隻能感到無奈。也許在她心中確實充滿了不被理解的委屈,可是她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不可能每個人的思維都和她的一樣,而不一樣才是正常。

可是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她卻不能夠想到這些,用自己的方式去度量別人,得出的也隻是自己的處事風格,非但不能夠讓別人開心和欣慰,反倒把對方放到了一個尷尬的地位。她真誠的熱情不容磨滅,但事情的結果卻不合胃口。

這就像你去幫同事買下午茶,因為你喜歡咖啡,所以想當然的覺得同事也肯定喜歡並且在這個時間段一定需要杯咖啡提神。所以你連問都沒問,就帶上來了兩杯咖啡。你多麼熱情,心地多麼善良,要不是特別不領情的同事,誰又會直白的拒絕你的好意呢?

但恰恰你的同事根本不喝咖啡,而且咖啡過敏,這樣,你的熱情不是把別人推向尷尬之地了麼?他接受,但是又喝不了,隻能浪費在一邊放著;但要是他拒絕,肯定會給你留下不知好歹,好心不得好報的壞印象。

可見,想當然不是每次都對,“這太明顯了,還用我說嗎?”“以我的經驗來看,這件事應該是……”諸如此類的話,還是少出現為妙。

【課後作業】

測試一下,你是容易想當然的人麼?

1.如果現在正在進行一項實驗,要你將一個印著某某餐廳名字的廣告牌掛在脖子上,在大學校園裏麵走一圈,走的時候不用介紹關於這家餐廳的任何信息,隻用大搖大擺的走就行。好處就是能夠獲得一些有用的東西。你願意走嗎?

A.願意

B.不願意

2.選擇願意的人,請接下來回答:如果我們這個實驗找了一百個同你年齡相仿的被試,你認為大概有多少人會選擇願意呢?對於那些不願意的人,你認為他們是什麼樣的想法呢?

3.選擇不願意的人,在這一百個被試當中,你認為會有多少人同意掛著廣告牌走一圈呢?對於他們的願意,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這是一個心理學家做過的真實的實驗,在說出你的看法之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個研究者的實驗中,一百名被試是怎樣選擇的吧。

選擇了願意掛廣告牌的人當中,有接近百分之七十的人認為別人也肯定會同意掛廣告牌。

而在選擇拒絕掛廣告牌的人當中,隻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人認為別人會同意。

讓選擇願意的人去推測拒絕人的心思,他們多半語言犀利,覺得那些人的行為不可思議,庸俗,沒有遠見。

而拒絕的人推測願意者的心思,同樣語言不善,覺得他們像是有病,要不就想嘩眾取寵。

現在你可以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心思了。推測大部分人應該和你一樣的同時,還會對那些不同意見的人表示不解,甚至有奚落的感覺在裏麵。

這樣的心理現象在職場中,是最應該避諱的。

5. 被上司調教,還是調教上司?

辦公室裏的上司和下屬,其實就是一條小型的食物鏈的上下兩環,不是誰吃定誰的關係,而是相互製約,相互作用,唇亡齒寒。可見下屬未必是魚肉,隻有被宰割的份;而上司未必也就是屠夫,隻懂得抬著刀“行凶”。

隻要有策略,上司一樣可以用來“調教”而不是隻被上司指揮。

強子現在是某公司的部門經理,年紀不大,但他在圈中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人了。陪伴強子迅速躥紅的除了他非一般的業務能力之外,還有他極其火爆的脾氣。

強子曆來講究說一不二,自己認為對的,或者經過討論已經定下來的事情,那就是不容更改的,誰要是多說一句試試?肯定得被他劈頭蓋臉的罵回去。他可不是光在同事麵前這樣發發火,就算是領導,他也未必會給三分薄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