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的會議氣氛突然降到了冰點,同事們甚至比經理本人還要尷尬。偏偏茉莉一臉認真的表情,幸好經理馬上調整了表情,很輕鬆的說“是嗎,那我錯了,以後一定注意改。”
眼見茉莉心滿意足的坐下去,同事們心裏各自打起了小主意,有的同情,有的感慨,有的為茉莉著急,有的則根本就是看客……
這樣的事情時常發生,茉莉不但糾正過經理的錯別字,還有一次在和客戶談生意之時,因為客戶說了一句話很不符合公司的現狀,茉莉起初是提醒,看見客戶沒有意識到該改口,她居然開始據理力爭,完全把正在談的事情撂倒了一邊,而且當時在場的,還有公司高層的兩個領導,茉莉的較真不但給了客戶一個大紅臉,還讓兩位領導也下不來台,為自己職員爆出這樣出人意料的狀態而感到相當無語。
同事們漸漸開始害怕和這個認真過度不分場合的女孩子說話了,因為隨便說錯一點什麼,她都會毫不留情的指出來,根本不管是在什麼場合,也不會管你是誰,地位如何。
大家也許會說,像茉莉這樣認真的人,現在是越來越少了,多的是混日子、人雲亦雲的人,別人說錯什麼,做錯什麼,隻要不關係到自己的利益,那麼任憑對方錯到什麼程度,為了不得罪人,絕不會去糾正。
從這個角度上看,認真的茉莉應該先戴上一朵小紅花。
可是,職場軟能力,遠不是認真那麼簡單。認真固然好,在什麼場合認真,該對什麼人認真,認真的話要在何時何地說出來,不懂這些的茉莉,倒扣去三朵小紅花。
開會的時候,經理情緒那麼高漲,隻是說錯一個字。錯了就錯了嘛,就當他是激動過度一下子舌頭不停使喚,忽略不計就可以。就算茉莉深深的為經理考慮,害怕他之後一直都按錯的來說,遲早有一天,會在更多人麵前出洋相,覺得非常有必要指出來,但也不一定要當時指出來啊。
想說的機會多的是,可以不明說,可以遞紙條,可以在某一個報告中用到這兩個字並且標注,可以借用某本書來讓經理心領神會……總之,更好的方式多的是,除了當時,當著那麼多人的麵毫不留情的指出來。
這樣做哪怕是出於認真,或者出於好心,但是卻從另一方麵,把經理的“無知”暴露了出來。而且當著那麼多下屬的麵,經理很可能下不來台。性格好一些的,可能笑笑就過去了,以後注意那個字的發音,如果遇到那種小氣的經理,你這麼讓他丟臉下不來台,不是故意整他麼?那麼他也會采取報複行動的。
退一萬步說,經理是上司,也是“自己人”,畢竟大家都是在為同一個公司工作,奔著大方向一致的目的去工作。那麼客戶就成了“外人”,和客戶的關係再好,也是利益的對立麵。這樣的關係,不該說的話就不要說了吧,想說的話也要斟酌著看場合說了吧。
客戶就算說錯了,用錯了點詞,但隻要不是損害公司利益的,沒有必要如茉莉般“據理力爭”,非要論出個是非曲直來,非要指出對方的漏洞或者口誤,實在也太過鑽牛角尖了。而且當著自己領導的麵,這樣既折損了客戶的臉麵,也折損了自己領導的臉麵,對誰都沒有好處。
茉莉那是認真得不懂得看場合惹的禍。但職場中還有很多人連茉莉都不如,他們既不認真,又不懂得看眼色,既分不清場合,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說什麼。總之就是一團糟,口不擇言到了極致。
有的人,同事的媽媽明明剛不幸過世,戴孝上班。說說節哀順變的安慰話就夠了。卻偏偏不看場合的追問人家媽媽是得了什麼病,這不是往人家傷口上撒鹽麼?非得這麼直白的當麵問?
有的人,偏是愛炫耀,出國旅遊一趟就覺得稀奇得不得了,辦公室裏不停的說那些旅遊見聞,完全忽略剛來的主管是實打實的海歸派,她遇見的那些新鮮事,曾經每天都在別人的生活中上演著。
完全的不懂得該如何判斷自己說話的場合與方式,有時候會把別人顯得很可笑,但大多數時候,最可笑的就是那個不會看人下菜的你。
【課後作業】
你懂得說話的技巧嗎?
1.同事穿著新買的衣服讓你評價,你覺得不好看,所以你這麼說:
A.說真的,你真的不適合穿這種款式,會顯得老氣很多。
B.還好吧,雖然不是我喜歡的風格。
C.款式看起來很不錯喲,質量也很好,一定不便宜吧?
2.經理帶著你一起去應酬,酒桌上,一位客戶對你頻頻敬酒,卻語帶不滿,你會:
A.不給他麵子,借回敬的時候反擊回去
B.裝作聽不懂的樣子,息事寧人
C.麵帶笑容,把他當做醉酒說胡話的人對待
3.一位經常和你唱對台戲的同事工作出了問題,你知道後:
A.幸災樂禍的嘲笑他,你也有今天,心裏覺得出了一口氣
B.嘴上雖然在安慰他,但心裏樂翻了天
C.不管過去怎樣,還是把工作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