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是,她們兩都認為自己沒有錯,根本沒有調整的必要。其實人需要調整就像需要呼吸一樣,可惜很多人意識不到調整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世界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如果不調整,很快就會跟不上步伐。失意時需要調整,得意時更需要調整。
要知道,調整最終的受益人,是自己。為了工作不再出錯,該不該在上班的時候集中精力?為了自己也能夠升職加薪,該不該多對領導笑笑而不是老遠看見就躲到一邊?為了家庭和睦幸福,該不該少點火氣多點理解,有話好好說?一切調整的理由,最終都是為了自己更幸福,這樣的調整,根本就已經不是選擇題了。
古語有雲:“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其實世間萬物都符合這個規律。窮其實是個泛指,並不是單純的指沒有錢了。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已經很困頓,意識到沒有什麼新鮮元素甚至沒有什麼期盼了,這就是感到“窮”了。窮則需要點改變。
一旦朝著對的方向做出改變,那麼事情就會由淤塞變得暢通。人的潛意識是有惰性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會莫名其妙的害怕改變,因為習慣的力量大得令人難以想象。
但如果要進行的是積極的改變,大腦能夠明辨是非的做出積極的回應,也就是說即使難,也還是有動力的。正確的調整,在開始的時候或許會感到不舒服,不習慣,但隻要堅持下去,不愉快的體會就會慢慢消失。
【課後作業】
你常常會有被別人指責或者自責的感覺嗎?
你常常會覺得世界對你很不公平嗎?
你常常會失望嗎?不管是對命運、環境、他人或是自己。
如果你的回答是“是的”,那麼你需要做出一些深刻的認識和調整。但這裏並不是說你已經有問題了。人人都會有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這是正常的,不需要用那麼重的語氣強調,恰當的應對問題就可以。
如何快速養成調整欠缺的習慣?
1.調整作息很重要。改掉辦公室浪費時間聊天的習慣,也就不再需要把做不完的工作帶回家加班,也就能夠營造作息正常的氛圍。要知道,晚上可是各種髒器以及脊椎造血的好時間,如果你不躺下休息,而是在電腦麵前守夜,這些器官可是不願意進行工作的哦。那麼就更增添了你莫名其妙鬱悶的心情。
2.說話的時候,適當的放慢語速,降低聲音,將背部挺直。因為降低聲音,放慢語速都可以緩解波動的情緒。而挺直胸背部,則能夠淡化衝動緊張的氣氛,而且挺直的腰背能夠給予自己多一分的自信。不信你仔細觀察,那些自卑的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直不起腰背來。
3.少說話,用心聽。特別是在發生了衝突爭執的時候,切記免開尊口。先聽聽別人的,等別人把話說完,這樣也有助於你了解別人真正的觀點是什麼。不顧一切的先吵嚷一頓再說,對解決問題毫無裨益。
4.挖掘積極的方麵,不要總把眼光盯在消極的事情上。被領導責罵固然鬱悶,但責罵的過程中,難道他沒有透露出自己的心思?他需要什麼樣的效果實際上已經為你點明了,挨批一頓出來,其實收獲不小。同事升職了,這難道不是一個契機?就算你平時不是一個工於心計的人,甚至在人際關係上有點笨拙,但去看看人家走的路,也肯定會有收獲吧。就當積累別人的經驗了。
4.什麼場合說什麼話
曾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位小飯店的老板非常會做生意,剛進來一位拉板車的腳夫,要了一碗燴麵,老板給他做了滿滿的一大碗,中間都堆得冒尖起來了。腳夫接過麵,三口兩口就吃完了,然後付過賬,心滿意足的擦擦嘴走人了。
跟著又進來了一位精瘦的生意人,滿臉都透著精明幹練。老板就給他做了不到一碗的燴麵,量不大,但是味道鮮美可口,不一會,生意人也吃完,笑眯眯的付賬走人了。
臨近的幾家麵館,就這位的生意尤其好,問老板有什麼秘訣?老板給了幾個字:看人下菜碟兒!
“看人下菜”,不光在老板的小店中好用,在當今職場也相當好用。看得懂麵前的是什麼人,需要什麼樣的“菜”,你該怎樣去和人家說,說什麼人家愛聽,說什麼人家會翻臉。對於這些問題了解得越多,職場經驗也就越老道。
茉莉是個非常較真的人,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上,她的一絲不苟都達到了極致。認真是件好事,但是不分場合的認真卻常常引起別人的難堪。
一次開會的時候,經理正在繪聲繪色的講著這一期部門新的策劃,當這個策劃真正做成的時候,部門的成績又將向前邁出一大步。經理情緒激昂的說著,同事們的情緒也被調動了起來,這個時候,突然茉莉站起來,用她一貫的稚嫩的甚至有些嗲嗲的聲音說:“經理,那個詞是讀造詣,那個字發音是Yi,不是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