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Accept——接受(1)(2 / 3)

小玲的窮忙,輸在了不會溝通。不是所有上司都有強迫症,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沒有時間做的事情,應該委婉的提出來,哪怕是頂頭上司,也應該積極的溝通。這樣頂著壓力不發一言的去做,別人可能以為她潛力無窮,那麼更大的暴風雨很有可能隨之砸過來。

表現出自己的能力有限並不是丟臉的事情,人無完人,沒有誰可以做得了所有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要分工合作的道理。

光在背後抱怨“為什麼一定要我去做”是沒用的,這樣的抱怨如果傳到了上司的耳朵裏,他反而會認為小玲工作態度有問題,對自己有微詞,不好的印象形成之後,反而不容易改變,以後更多的事情要小玲去做,很可能出於上司潛意識的報複心理。那麼事情將更難擺平了。

2.收斂鋒芒,厚積薄發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老子這種文武之道的辯證方法,最適合用在職場之上。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之上,遇強則強,遇弱則弱,需要的時候應該表現長處,必要的時候需要收斂鋒芒。

迪迪畢業於重點大學,在校成績非常的優秀,這使得他對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從學校出來就能夠找到稱心如意的好工作,並且有節節高升之態。

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他輾轉了好幾個大城市,發現工作並不如自己想象的那麼好找,重要的是現實和自己的心理期望差距太大。能夠輕鬆找到的工作吧,他覺得太差欠了,薪水達不到要求,工作也沒有什麼挑戰性。那些太有挑戰性的工作吧,人家又嫌他經驗不足,無法勝任。

就這樣挑來換去,這個工作幹不了半年,又換那個,迪迪畢業後的生涯,很快晃過去了三年半。

眼看著自己早就褪去青澀,逐漸變得成熟起來了,可工作還是不如意,自己的大學同學,有幾個讀書時不如自己的,而今事業都已經小有所成了,這更是讓迪迪感到鬱悶。

最近,迪迪又換了一個新工作,這家公司非常的有實力,獎懲晉級製度也非常的嚴明,絕不埋沒一個有才華的人,也絕不濫用一個沒能力的人。迪迪感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可是上班沒幾天,他就有些泄氣。因為自己部門的經理似乎是個“不長眼”的領導,按理說迪迪這種學曆高,資曆也不淺的人,去了就應該上手一些有挑戰性的工作,這樣的話不但迪迪本身學習成長得快,公司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啊。

可是經理顯然“不明白”這個道理。盡是安排迪迪一些無關緊要的工作,打打文件啊,複印一下東西啊,這些小學二年級學生都會做的工作讓迪迪這個高材生來完成,這讓迪迪無論如何都想不通也打不起精神來。

於是,心不在焉的他就連這些小事都沒有做好,文件打得錯字連篇,連打印裝訂,都能把紙張訂反了。這一下,經理毫不留情的把迪迪叫到辦公室中批評了一頓,說他好歹也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工作經驗也有三年多了,怎麼連這種小事情都做不好呢?

迪迪很不服氣,認為這個領導非但沒有知人善用的能力,而且脾氣也很差勁。於是跳槽的念頭再次浮現,“伺候不了你,我走人還不行嗎?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就在迪迪準備收拾東西走人的時候,他的好朋友給他打來了電話,約他晚上吃飯聊聊。迪迪也正愁一肚子苦水沒處倒呢。於是兩人見麵時,迪迪便把所有不滿都向好友傾訴了一番。

好友卻是給了他這樣的建議:“你現在走太不劃算了,想要對這個經理有所報複,就要在他最需要你的時候離開他,這樣你才能真正挫到他的銳氣”。

看迪迪一臉茫然,朋友接著說:“你現在就是打打字,複印一下文件,這種事情請誰來都能做,你今天走了,明天就有人接上,經理甚至連你的名字都不會記得。這樣多不爽。要走就要等到你混到了一定的地位,熟悉了大把的客戶和運作程序,那個時候走人,就像是卸掉了經理的一隻胳膊,疼痛才體現得出來呀!”

迪迪不禁大讚朋友的主意妙。

結果當然不用猜測,迪迪耐著性子伺候著那位經理,同時也在努力的學習著業務知識,把屬於自己不屬於自己的工作都問清摸透學會了。經理每對他拿腔拿調一次,他奮進的心就更堅強了一些。直到自己被通知升職了。

迪迪肯定也不會動走人的念頭了,自己好不容易奮鬥到這一步,而且前途無量。這個時候他也應該意識到朋友給他的建議背後的深意了。真的是要報複那個壞經理嗎?我看未必。

與其說經理不會看人,不如說迪迪始終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正。剛到公司的時候是,之前的三年半也是。

重點大學的學曆怎樣,優秀畢業生又怎樣?來到職場,所有角色重新洗牌,還抱著在學校裏那種不可一世的態度是決然不行的。沒有人會縱容你的錯誤,也沒有人會真正的把你學習的那些東西,考試的高分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