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Accommodate——適應(1)(1 / 3)

1.體會微妙含義

職場裏的競爭無處不在,職場裏的利益交錯相關。有人說,在職場,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在上司、同事、客戶之間,你能處理好彼此的微妙關係嗎?該怎樣保持一個讓彼此都感覺安全的距離?

剛畢業的大學生小姚,在火熱的暑期招聘中進入某保險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小姚成為了一名壽險代理人。

作為新人的她對於工作充滿了熱情。在進入職場的時,部門為她及其他的新員工舉辦了熱烈而隆重的歡迎會。看著熱情的上司和友善的同事,小姚告訴自己,這就是自己喜歡的工作環境:熱情、朝氣、充滿關愛!

部門老員工小陳住的小區離小姚比較近。兩人性格相似,一樣的開朗大方,因此,兩人很快成為無話不談,可以互相分享各自喜怒哀樂的好朋友。

剛開始從事保險營銷這份工作,小姚對於如何開拓客戶以及進行保險銷售並不是很有經驗。小陳就經常和小姚進行交流,講述自己和其他同事在拜訪客戶過程中的得與失,讓小姚受益匪淺。

這次,小姚無意中開發了一位大客戶。為了給自己壯膽,小姚在麵談時,約上沉穩的小陳一起去見客戶。小姚在見客戶之前將自己與客戶接觸的所有情況都告訴小陳,要小陳給自己拿主意。

但是在此次見麵後不久後,小姚發現客戶開始拒絕接聽自己的電話,信息也不再回複。

小姚茫茫然,不知所措。最後還是另一位好心的同事悄悄告訴小姚,那位客戶早就和小陳簽訂了合約。原來,小陳在那次陪訪中和客戶相談盛歡,之後便一直與這個客戶保持聯係。小陳對客戶說,小姚是一位新人,經驗不足,不能為客戶做好服務,自己這樣老員工才能為客戶提供更貼心,更妥當的服務,才是客戶的最佳選擇。

知道這個消息後,小姚非常氣憤,在第二天的晨會中終於爆發出來,小姚對小陳破口大罵,“我把你當做好朋友,你憑什麼在我的客戶麵前嚼舌根,還搶我的客戶?沒想到你是這種人,我怎麼會傻到相信你!”

從此之後,小姚再也不願意相信任何同事,也拒絕和部門的人交流。每天開完晨會就離開會場,在拓展業務中碰到問題也不敢找人請教。

越來越孤獨的小姚最終受不了工作的壓力,選擇離開這家公司,離開這個行業。而小陳照樣做得風生水起,帶著新的同事遊走在城市的各個地方。

有兩隻刺蝟想靠在一起取暖,結果距離太近,刺蝟被彼此身上的刺給紮傷,痛苦不堪。而距離太遠,又根本感覺不到彼此的溫暖。職場上的人和人之間相處,也是如此,距離太近,容易被傷害,距離太遠,又會被孤立,感覺孤單。

在我們看來,小姚的舉動真的很傻很天真,職場亦如戰場,每時每刻都在奮鬥的職場戰士,怎麼可能錯過擺在麵前的大客戶?這就好比是把一塊金子丟在地上,誰能拒絕金子的誘惑?

正是因為對小姚對小陳的在乎與信任,才願意帶小陳去見自己的客戶。正因為把小陳當做最好的朋友,小姚才將自己客戶的所有情況不差分毫得予以告知,但卻間接得促成了小陳與客戶順利交流。所以小姚更加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接受不了“好朋友”在事業上對自己的“背叛”。

小姚的這番舉動,完全把自己的一切都暴露在小陳的視線之下,試問,誰甘願隻做別人的過河橋?既然我也得到客戶的信息,那麼爭奪客戶就是自然的結果。要知道,在職場中,小陳首先是小姚的同事,而不是朋友。

是朋友,就不應該把利益的競爭擺在明麵上,維護朋友,就不應該把客戶信息全盤托出。明知道兩人也存在競爭關係,卻依然選擇“信任”,難道不是小姚自己給了小陳背叛友誼的可能?

小姚不明白自己和小陳是處於朋友和競爭的同事這樣的微妙關係中,把朋友的關係擴大化,而忘記了對方也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因此十分放心的透露自己的客戶資料,最後失去了客戶,也失去了朋友。

相同情況下,經驗老道的小陳就處理的相對較好,他熱心,大方,願意分享自己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生活中的快樂憂傷,但是絕對不會直接透露自己的客戶資料。

同事是工作中的好師傅,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好朋友,還可能是“狡猾”的競爭對手。麵對這樣的同事,到底把他當成親密的朋友,還是當成井水不犯河水的對手?是該跨過河去?還是築起高高的城牆?

小姚被刺紮傷之後,選擇了遠離。沒有朋友,也就沒有背叛,但是也間接的切斷了自己與他人交流的機會,阻斷了自己的成長。

在職場中沒有絕對的敵人也沒有絕對的朋友。小姚其實可以繼續和同事做朋友,但是注意保持一定距離,像小陳一樣樂於分享經驗,但絕不透露客戶資料;互相分享各自成敗的經驗,但保證自己有可以獨立思考獨立生活的空間,特別是關於自己的客戶資料等方麵。

其實,隻要她選擇好一個合適的距離,分清楚朋友和同事之間的區別,那麼她的職場關係也可以簡單明確,不微妙。

【課後作業】你懂得和同事之間保持微妙的距離嗎?

1.你經常和同事討論工作的得失,還會告訴同事,你的最新工作計劃以及對工作的最新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