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講 天意但隨凡心轉(2 / 2)

阿賴耶識具有三藏(能藏、所藏、執藏)的意義。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的功能,都從這個體發出來。發出來以後變成萬有一切現象,萬有一切現象是它的所藏。它含藏有那麼大的功能,但它造成了物理世界、精神世界一切萬有以後,堅執而長久存在著,就是執藏。比如這個世界幾千年、幾萬年還是存在,當然還是在變動,但看起來還一直在那裏,這是它的執藏功能。

我們的肉體也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一部分,所以說四大肉體是假的,不要管,這是小乘說法。依大乘說法,這個肉體四大也是這個心,也是心的一環,等於是物理世界。我們的心理、智慧則是精神世界。在未死亡前,阿賴耶識還沒分散前,還是這個生命,能藏、執藏、所藏都在這兒,自己會抓得牢牢的。

我們打坐,妄想不能斷,阿賴耶識種子執藏的力量非常大。但是這個執持力量是空的呀!比如特技表演,頂起空碗轉動,轉得非常快時,碗掉不下來。這是轉動得太快了,這個力量就變成吸力,像地心引力一樣。由此可知,妄念為何斷不了,身心動得太快,在那裏耍特技,所以妄念斷不了。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的這個念,就具備了能、所、執藏。《八識規矩頌》雲“浩浩三藏不可窮”,這三藏研究不完,自己觀察自己都觀察不完。“淵深七浪境為風”,阿賴耶識像深海一樣,心性是深而無底的。“受熏持種根身器”,它保持過去、現在種子,善、惡、無記種子,連未來的種子也包括在內。所以有人能知過去,也能知未來。

“去後來先作主公”,人死後身體未完全冷卻以前,第八識還沒完全走掉。換句話說,生命的餘力沒完,這時你動他,他的臉色會很難看。實際上,他的腦神經已死亡了,但阿賴耶識還有執受,很難過。所以一定要等到完全冷卻了再搬動。投胎時,阿賴耶識功能先到。

擒賊先擒王

以阿賴耶識來看,前麵七個識都成外境。就是我們現在的意識、思想,都是它的外層作用。我們打坐起來,都在那裏玩第六意識的表層,認為在做功夫。真正的佛法做功夫從根本上來,從阿賴耶識下手。我們身心兩方麵,不過是第八識的一部分。

有同學來講:“比量、非量都是現量。”對的。拿現量境來說,十方三世一切眾生、諸佛,不管是非量也是現量,是阿賴耶識冒的煙而已。唯識論上則是限於權分凡聖的範圍來講,有三量之別,真研究經論才知道這個同學講得對,非量也是現量,不過是所現非量而已;比量也是現量,現的是比量而已。

大家用功,不要落在第六意識的浮層上,應深窮此理,從第八阿賴耶識下手,前麵七識的境浪都不理,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那就不得了。“才聞性覺之宗,便登聖地”,剛一聽到明心見性這些話,你已經登上成聖成佛之途了。這裏隻是大概介紹了一點阿賴耶識。

要“識”貨

《密嚴經》講,阿賴耶識如殊勝寶貝,不識寶的人輕賤它,識貨的人知是無價之寶,尤其拿給皇帝作皇冠,更成了稀世之寶。一般人不認識自己本身有寶,而造業墮落。成了佛是什麼東西成佛?是我們本有的寶拿出來擦亮,如美玉用水洗淨,越來越美。普通人的這塊寶,等於以苔衣包起,在生死裏頭滾,因為後天的習氣把它纏住了。

“於此賴耶識,有二取生相;如蛇有二頭,隨樂而同往。

賴耶亦如是,與諸色相俱;一切諸世間,取之以為色。”

在沒有成道以前,纏著後天習氣的阿賴耶識,變成了有毒的東西,這是一頭;而其實它也可形成另一種氣質,不一樣的心行活動,這是另一頭,如兩頭蛇一樣,隨你取其中一頭為主,而去發生各種活動現象。當習氣成了那樣子,往那一方向發展,整個識的活動也如兩頭蛇一樣,這一頭隨著那一頭移了,一切物理世界色相存在著,它就存在,它的存在形成林林總總的各種世界。比方我們的細胞都是阿賴耶識變的,剁了一個指頭,那個指頭的細胞不久就死亡了。這時我們的阿賴耶識是否少了一個指頭?沒有。那個指頭化成灰了,也是我們阿賴耶識全體中的一部分,沒有離開阿賴耶識。一切世間的形形色色,都借阿賴耶識的體用而來。

要從這個道理去體會心性,那才曉得自己心性是什麼功能。所以它現在存在著時,同現實世界是相合的。

“惡覺者迷惑,計為我我所;若有若非有,自在作世間。

賴耶雖變現,體性恒甚深;於諸無智人,悉不能覺了。”

一切物理世界都是阿賴耶識變的。不懂的人迷住了,認為有個我,實際上無我。你說無我,那個無我的真我,還是有個我。此中分別很麻煩。

你說空也可,叫它有也可,它能夠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非常自在。這個世界的造成,都是唯心所造。它能夠變化一切萬有,體性非常深妙。可惜我們被自己本身迷住了,沒有智慧,不能覺,不能了,所以變成凡夫。能夠覺,能夠了,自己找出生命的本源就成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