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即刹那成佛,或即永劫沉淪,隻在最初一念之力。故雲:“法無定相,但隨人心。如天意樹,隨天意轉。”
不是閻王,也不是上帝使你如此,是自己形成這一股力量、業力。佛法講心的行法沒有固定,一念之間可把地獄變成天堂,也可把幸福變成苦境,都在自己,一切唯心。據說天界也有一寶樹,可隨天人的心意變現;其實,人心就是天意樹的根本。
可謂變通立驗,因果現前。
每天要反省自己。每天所遭遇的,都成前因後果的關係,是絕對科學性,不二的因果法則。
不動絲毫,遍窮法界。如牖隙之內,觀無際之空;似徑尺鏡中,見千裏之影。有斯奇特,昧者不知。如見金為蛇,誤執寶成礫。
心的作用有這樣大,遍窮法界。我們的才智如井蛙觀天那麼有限。我們本體心性的偉大,比宇宙還要偉大,《楞嚴經》也再三提到這個道理。而我們沒有智慧,把這個身體當成自己,是非常渺小,非常可憐的。更愚蠢的是,在那裏打坐,隻管到身體裏頭,更弄得小之又小,可憐到極點,這就有如把黃金看成四大之蛇,把拿在手上的寶物當作瓦礫。
偉哉阿賴耶
故《密嚴經》偈雲:“譬如殊勝寶,野人所輕賤;若用飾冕旒,則為王頂戴。如是賴耶識,是清淨佛性;凡位恒雜染,佛果常保持。如美玉在水,苔衣所纏覆;賴耶處生死,習氣縈不現。”
心識的正題來了,我們可給它加個小標題:“賴耶心識”。剛才講到心之體的偉大。在哲學思想中,心物一元已經很不得了了,但在佛法看來,心物一元不過是百千萬法中的一法而已,又算什麼?心體的功能,神而通之,還超過物理、精神兩方麵的力量,不知還要大多少。因為人類知識所不能到達,所以拿心物一元來比方,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個心如此偉大,因為難以分別,所以彌勒菩薩把它分成八個部分。最後一部分稱阿賴耶識,其實是心之根源。這阿賴耶識包括了心與物的作用,大家看玄奘法師的《八識規矩頌》就知道,不必再作介紹。
真正的三藏
阿賴耶識具有三藏(能藏、所藏、執藏)的意義。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的功能,都從這個體發出來。發出來以後變成萬有一切現象,萬有一切現象是它的所藏。它含藏有那麼大的功能,但它造成了物理世界、精神世界一切萬有以後,堅執而長久存在著,就是執藏。比如這個世界幾千年、幾萬年還是存在,當然還是在變動,但看起來還一直在那裏,這是它的執藏功能。
我們的肉體也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一部分,所以說四大肉體是假的,不要管,這是小乘說法。依大乘說法,這個肉體四大也是這個心,也是心的一環,等於是物理世界。我們的心理、智慧則是精神世界。在未死亡前,阿賴耶識還沒分散前,還是這個生命,能藏、執藏、所藏都在這兒,自己會抓得牢牢的。
或即刹那成佛,或即永劫沉淪,隻在最初一念之力。故雲:“法無定相,但隨人心。如天意樹,隨天意轉。”
不是閻王,也不是上帝使你如此,是自己形成這一股力量、業力。佛法講心的行法沒有固定,一念之間可把地獄變成天堂,也可把幸福變成苦境,都在自己,一切唯心。據說天界也有一寶樹,可隨天人的心意變現;其實,人心就是天意樹的根本。
可謂變通立驗,因果現前。
每天要反省自己。每天所遭遇的,都成前因後果的關係,是絕對科學性,不二的因果法則。
不動絲毫,遍窮法界。如牖隙之內,觀無際之空;似徑尺鏡中,見千裏之影。有斯奇特,昧者不知。如見金為蛇,誤執寶成礫。
心的作用有這樣大,遍窮法界。我們的才智如井蛙觀天那麼有限。我們本體心性的偉大,比宇宙還要偉大,《楞嚴經》也再三提到這個道理。而我們沒有智慧,把這個身體當成自己,是非常渺小,非常可憐的。更愚蠢的是,在那裏打坐,隻管到身體裏頭,更弄得小之又小,可憐到極點,這就有如把黃金看成四大之蛇,把拿在手上的寶物當作瓦礫。
偉哉阿賴耶
故《密嚴經》偈雲:“譬如殊勝寶,野人所輕賤;若用飾冕旒,則為王頂戴。如是賴耶識,是清淨佛性;凡位恒雜染,佛果常保持。如美玉在水,苔衣所纏覆;賴耶處生死,習氣縈不現。”
心識的正題來了,我們可給它加個小標題:“賴耶心識”。剛才講到心之體的偉大。在哲學思想中,心物一元已經很不得了了,但在佛法看來,心物一元不過是百千萬法中的一法而已,又算什麼?心體的功能,神而通之,還超過物理、精神兩方麵的力量,不知還要大多少。因為人類知識所不能到達,所以拿心物一元來比方,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個心如此偉大,因為難以分別,所以彌勒菩薩把它分成八個部分。最後一部分稱阿賴耶識,其實是心之根源。這阿賴耶識包括了心與物的作用,大家看玄奘法師的《八識規矩頌》就知道,不必再作介紹。
真正的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