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刮來的是東風,山巒像是被灼熱的火線強行撕開自己的皮肉一樣,從中斷往上開始沸騰起來,山林裏的鳥獸飛叫,它們的家園頃刻間毀滅,站在城頭上的崔乾祐此時才見山巒那便空氣波蕩,有些黑煙直冒,他心中大駭,難道是著火了。
不好!是唐軍使詐,他立即下城,卻不是帶著兵力逃亡,此時若走,就再也回不來了,郭旰會長驅直入,不會在潼關逗留,追殺他們,大火燃著對他而言有利無害,他還真想崔乾祐就此逃走,那潼關也不會有變數。
因為這座關隘太重要了,他必須速戰速決,生怕叛軍來援,無論是誰,都不會將潼關丟失,就算丟失,得到者也不會那麼容易,他雖然狂傲,但不是魯莽之人,至於火燒潼關,是逼的沒辦法了,不然怎麼攻打,隻有以長處克長處。
大火在一個時辰內燒傷了山頂,灼熱的火光照的方圓五裏內不能待人,唐軍縮在山巒之下的溝壑當中,那裏有山泉,整軍休息,悠哉樂哉,郭旰也不派人前去探查軍情,此時已經上不去,他相信,通關城內的人絕不好受,就算燒不死,也能憋死。
正如他想的一樣,潼關內的兵力開始騷動,崔乾祐主掌大局,命大軍將厚實的衣襟用水沾濕,綁在臉上,然後所在城內,城上不用站人,大火會燒幾天幾夜,他必須穩住軍心,命大軍積攢足夠的水源,他隻有半天時間,當黑夜來臨時,正義的光耀將燃著這幫黑暗的勇士,他們隻能暗叫憋屈,這算什麼仗!
崔乾祐此時的指揮能力可見一斑,大軍有條不紊的準備著,因為他下了命令,大軍不得出城,違令者,殺無赦,要想在城內活命,就必須聽從安排,那裏的老百姓也幫忙提水,天空漸漸的開始更加的明亮,亮的血紅,就像是血魔要吞噬這幫柔弱的生靈一樣,他們顫危不已。
他們分不清是黑夜還是白天,大火燒到了山頂,火焰直衝雲霄,似乎向天地質問,因何殘害生靈,大火急轉而下,許多枝葉在大火還未來前已經烤幹,可以說,整個山巒全是幹柴,遇上烈火,豈能不將熱情進行到最後。
崔乾祐布置完畢後,他命人將高的閣樓拆掉,免得引火上身,四周有城池保護,大火是從地麵燒不進來的,這點他無比清楚,天空滾滾的熱浪壓進,所有人心浮氣躁,難受之極,臉上的濕巾開始越幹越快,他們最後受不了了,直接將自己淋濕,一邊受著寒冷侵襲,一邊受著熱火的炙烤,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別說是人,就是鋼鐵可也扛不住這一折騰。
這招陰狠之極,叛軍將郭家十八代齊齊問候了遍,特別是郭子儀,可憐的大唐英雄此時連畜生都不如,郭旰這場火是很高明,卻也極其冒失,若大火一直不熄,那他就闖大禍了,畢竟山都燒禿了,還要他幹啥用,幾年都生不出新的植物。
所以大火穩定之後,他命人連夜控製火勢,隻燒潼關兩側的山,而通關內無不哀聲載道,許多老弱病殘的人都奄奄一息,畢竟這環境太惡裂,就像是進入了非洲的大沙漠一樣,水源越來越少,老百姓的水許多都被叛軍搶去,崔乾祐身邊擺著一個大缸,他相信,這缸水用完,大火就會熄滅,那時燕軍趕來,他在內外夾擊,一定可以將郭旰消滅在這山巒之內,以消心頭之恨,就是不知老天給不給他這個機會。
正如他想的一樣,安慶緒得知情況後,是心急如焚,他可知潼關的重要性,便立即調遣阿史那承慶所部五萬精銳從陝川火速支援潼關,此時才剛剛發兵,而據潼關被圍已經第三天了,大火燒了整整一天,還未有熄滅的勢頭,郭旰有些擔憂起來。
他害怕無法控製大火,又怕腹背受敵,但大火熄滅之後,潼關必破,這點把握他還是有的,便命李韶光和王祚率兩萬大軍前往永豐倉探查軍情,說白點,就是阻隔叛軍支援,待潼關拿下,他回收兵力,到時就是天王老子來,也奈他不何。
他卻不知道,自己實在是有點太積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