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大捷後,唐肅宗大喜,命郭子儀為司空,兼天下兵馬副元帥,元帥為廣平王李淑,算是牽製郭子儀,對於大將兵變,安祿山的例子,唐肅宗是真的害怕了,也正因為這種疑心,他三用郭子儀,最終醒悟,不得不感歎:“子儀再造大唐啊!”
郭子儀接到命令後,以次子郭旰為兵馬使,李韶光、大將王祚為先鋒使,全軍渡河,圍攻潼關,大軍氣勢高漲,崔乾祐看之,心中升起膽寒,想起了半年前哥舒翰的眼神,他在潼關兵力不多,或者說,河東之敗打散了他的部下,此時不足三萬人。
但對於固若金湯的潼關來說足以了,他要麵對的是未有一敗郭子儀兵馬,而且對方率五萬大軍,兵精強壯,他的部下士氣大跌,因為郭子儀切斷了潼關與洛陽的聯係,他就算想堅守,也得糧草不是,可此時那裏來,心有些灰涼。
萌生退意的他決定,先將戰況報告給安慶緒,讓他再行定奪,就在他剛將消息送出去的時候,郭旰就來到了城下,吆喝道:“喪家犬,給爺爺下來,不然破城之後,定將你狗皮撕下來,擺在大街上,掛羊頭賣狗肉!哈哈哈。”
唐軍氣焰極其囂張,不是他們自大,而是這就是郭子儀的本錢,虎父無犬子,郭旰更是驍勇,除了沉穩老道不如郭子儀,其他的,勝似一籌,薑還是老的辣啊。
崔乾祐懶的叫喝,他一路潰敗至此,也毫無顏麵,立即喝令大軍堅守,隻要守住五日,就可解潼關之圍,因為他相信,安慶緒就算不救他,也不會讓潼關丟了,這可是長安的咽喉,牽製住,就是壓住大唐的根基,若丟失,那一切都得返到原點。
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穀,穀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穀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裏形勢的隆要。杜甫遊此後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潼關之險,恒古第一,就連大破唐軍的崔乾祐都不得不引軍出城相戰,現在郭旰一個三十出頭的毛小子竟然要攻破潼關,這讓守城將領有些匪夷所思,接下來毛小子郭旰的烈火更讓他們吃盡苦頭。
現如今三月初,春季已經漸漸來襲,可對於秦嶺以北的地方來說,西北風依舊肆虐著,這幾天雖然陽光明媚,照得人想睡覺,但風力一過,還是忍不住一個冷顫,今日風力適中,郭旰命全軍撤退,隨即招來一萬大軍沿山而繞,手中舉著火把,他要火燒整個潼關山,將城內的將領活活燒死,就算燒不死,也能急死,就不信崔乾祐不出來。
潼關之所以險,主要靠的是四周緊促陡峭的山巒,而正因為有這樣的地形,潼關這一座關隘也就狹小,平地畢竟不夠啊,所以城池小,山巒疊起,關城就像是繈褓中的嬰兒一樣,看似重重保護,實則內部柔弱不堪,崔乾祐隻看到郭旰突然退兵,並不知道他到底想幹什麼。
不可能是知難而退,但他想破腦袋都沒想到,郭旰竟然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來破他潼關,就像去年他借助地勢用山石滾落剿滅唐軍一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崔乾祐要是知道,能嚇的落荒而逃,而此時,他逃不掉了。
郭旰令萬餘大軍將潼關四周山巒圍繞,就像是人組建的長城一般,陽光照得他們暖洋洋的,迷了迷眼,就等火光的消息,潼關不好攻,大軍不能齊齊進入,輜重不能前行,但分散人數爬山還是可以的,他這招化整為零讓人拍案叫絕。
昨天就開始準備,郭旰看了眼當頭的太陽,陰柔一笑,等會就取代你的光輝,我的榮耀將照亮整個潼關,守護長安,我將名留青史,千古相傳,他立即點燃火把,隔他十丈外有兩人,隨即點燃,十丈之外又燃了起來。
片刻間,山巒之上猶如一座縮小版的烽火台一樣,山巒幾側,凡是容易點燃的地方都有人,此時的潼關大部分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這裏落葉厚重,一點就著,郭旰嘿嘿一笑,二話不說,低頭燃著了麵前堆積的樹葉,瞬時,麵前空氣熱浪滾滾,激蕩著往山上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