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原鄉(1 / 2)

三毛回到台灣,已是十一月中旬。看到王洛賓的來信,她有種恍若隔世的淡然。她冷靜地給王洛賓回了一封信,告訴他,她和一個英國人已經在香港訂婚,並祝福彼此以後的日子可以平靜。三毛的訂婚其實是一個謊言,她不希望那個孤獨的老人為她的離去而內疚。她願意默默承擔一切,讓他釋然。

可誰曾知道,這也是三毛寫給王洛賓的絕筆信。一九九一年一月五日淩晨,袖珍收音機傳來了台灣作家三毛的死訊,王洛賓被這噩耗擊得措手不及。他沉浸在痛苦與悔恨中,不敢清醒。沉默之後,他終於撥動了琴弦,為三毛寫了一首歌《等待——寄給死者的戀歌》:

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

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

請莫對我責怪

為把遺憾贖回來

我也去等待

每當月圓時

對著那橄欖樹獨自膜拜

你永遠不再來

我永遠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愛

等待,一個永遠不會歸來的人。是無奈,亦是一種幸福。相逢即是擁有過,也許我們不能祈求太多,無須收獲太多。她選擇遺世幽居,紅塵兩忘,自有她的理由。活著的人,何懼離別久?何以不心安?

對三毛來說,一九九〇年的這個冬天有種燦爛的蕭然。錯誤的時間,讓她和王洛賓注定不能在那片荒原開出美麗的花朵。當她著麗裝出席金馬獎頒獎典禮,雖然,《滾滾紅塵》為她掙回了一生的驕傲與尊榮,可她終究不是主角。就這樣無端把歡樂給了別人,將悲劇留給了自己。既然是戲,就不用過於認真。

三毛病了,多年的流浪生涯,讓她落下了不少宿疾。這一次她患的是,子宮內膜增生症。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病,一個小手術便好。

在她住院治療的前一日,三毛還給大陸知名作家賈平凹寫了一封信。那是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的淩晨兩點,窗外下著細雨。三毛告訴賈平凹,在當代中國作家中,她與他的文筆最有感應,看到後來,看成了某種孤寂。還說今生今世會好好保存,珍愛他的贈書。

她是吃了止疼藥才寫下的這封信,並告之要住院開刀。一時間沒法出遠門,沒法工作起碼一年,有不大好的病。信的結尾,又說起,倘若身子不那麼累,過幾月也許會去西安,期待著能與賈平凹先生相見。

這封信竟是三毛的絕筆。三毛自殺的消息,比信來得還要早。賈平凹得知三毛已逝,便寫下了《哭三毛》。不幾日,他收到了三毛死前寄來的絕筆信,更是悲傷不已。又寫下《再哭三毛》,以此作為永遠的懷念。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日下午,三毛住進台北榮民總醫院。她要了一間帶有浴室和衛生間的單人病房。在辦理入院手續,進行病情檢查的過程中,都沒有發生任何異樣的事情。

三毛回到台灣,已是十一月中旬。看到王洛賓的來信,她有種恍若隔世的淡然。她冷靜地給王洛賓回了一封信,告訴他,她和一個英國人已經在香港訂婚,並祝福彼此以後的日子可以平靜。三毛的訂婚其實是一個謊言,她不希望那個孤獨的老人為她的離去而內疚。她願意默默承擔一切,讓他釋然。

可誰曾知道,這也是三毛寫給王洛賓的絕筆信。一九九一年一月五日淩晨,袖珍收音機傳來了台灣作家三毛的死訊,王洛賓被這噩耗擊得措手不及。他沉浸在痛苦與悔恨中,不敢清醒。沉默之後,他終於撥動了琴弦,為三毛寫了一首歌《等待——寄給死者的戀歌》:

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

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

請莫對我責怪

為把遺憾贖回來

我也去等待

每當月圓時

對著那橄欖樹獨自膜拜

你永遠不再來

我永遠在等待

等待等待

等待等待

越等待,我心中越愛

等待,一個永遠不會歸來的人。是無奈,亦是一種幸福。相逢即是擁有過,也許我們不能祈求太多,無須收獲太多。她選擇遺世幽居,紅塵兩忘,自有她的理由。活著的人,何懼離別久?何以不心安?

對三毛來說,一九九〇年的這個冬天有種燦爛的蕭然。錯誤的時間,讓她和王洛賓注定不能在那片荒原開出美麗的花朵。當她著麗裝出席金馬獎頒獎典禮,雖然,《滾滾紅塵》為她掙回了一生的驕傲與尊榮,可她終究不是主角。就這樣無端把歡樂給了別人,將悲劇留給了自己。既然是戲,就不用過於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