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之若素(2 / 2)

她的生命,不是一座遍布殘骸的荒城。所以在垃圾場、墳地,三毛都可以尋找到遺落的文明、典雅的藝術。那日,三毛經過一座大墳場,看見一位極老的撒哈拉威男人正在認真地雕刻石頭。幾十個石刻,有立體凸出的人臉,有小孩的站姿,有裸體婦女的臥姿,還有許多動物,如羚羊、駱駝等。

三毛驚歎著,在這荒蕪之地,竟有如此粗糙又精致的自然創作。她毫不猶豫地花錢買了幾個,回到小屋靜心賞玩,內心被這份無名的藝術深深打動。她的家,就這樣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藝術宮殿。這是她的城,清苦又榮華的城,寂寞又喧鬧的城。她是這裏的主人,哪怕隻住著自己一個人,她亦會守候到地老天荒。

但三毛沒有在自己的城裏故步自封。因為房子裝扮得美麗奇特,許多鄰居總愛來串門。這些女子不關心衛生課,不在乎認不認識錢。她們來到三毛的家,就是借穿她的衣服、鞋子,借用口紅、眉筆。因為這些東西對她們來說,是極為新鮮的物品。

她們一來,三毛整潔的家就混亂起來了。衣服、鞋子被穿在她們身上不告而取,看到喜歡的東西,順手帶走。看到雜誌上喜歡的圖片,直接撕下來。有時候,她們集體睡在三毛的床上,感受著床架子的舒適。她們不懂藝術,卻能夠深刻地感受到一種無與倫比的美麗,並陶醉在這座裝載著幸福的城裏。

後來,遠近住著的鄰居都會來找她。盡管三毛恪守著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規則,但也不願意與這些芳鄰疏離。三毛與荷西都是隨性之人,對人和氣,鄰居也恰好利用了他們的這一秉性,總有婦女和小孩不斷地找他們借東西。

那些零碎的小物件,在鎮上都可以買到,可他們偏生就喜愛到三毛的家借用,燈泡、洋蔥、汽油、釘子、火柴、紅藥水,甚至連吃飯的刀叉,他們都不厭其煩地上門尋借。倘若不借,他們就說一句話:“你拒絕了我,傷害了我的驕傲。”三毛認為,每一個撒哈拉威人都是驕傲的,所以她不敢輕易傷害他們。

盡管有時候,三毛被他們的無理與糾纏弄得苦惱至極,但後來,三毛都會把這一切當作他們自然淳樸的天性而寬容相待。住在那裏一年多,荷西成了鄰居的電器修理匠、木匠、泥水工,三毛則成了老師、護士、裁縫。

撒哈拉威的年輕女子,臉孔都長得極為好看。平日裏她們在族人麵前蒙著臉,到了三毛家則取掉麵紗。有位叫蜜娜的女子長得甜美可人,她對荷西頗有好感。荷西在家時,她常打扮得十分整潔再來做客。時間久了,則找借口讓荷西去她家裏,修門修窗。

三毛對此事甚為不快,她告訴荷西,當蜜娜是霧裏花、水中月。好在這個美麗的女子,隻是荷西生命裏的刹那驚鴻,沒有徘徊太久。有一天她突然結婚了,三毛很樂意,送給她一大塊衣料。這就是三毛,在這遼闊的大漠,她願意用寬厚的襟懷來善待每一個撒哈拉威人。

三毛的撒哈拉故事,也就是從這裏開始的。她讓自己深入大漠,走進撒哈拉威人的生活,才有了對當地民俗風情的了解,有了感動萬千讀者的一篇篇真實作品。也許一個真正的作家,要有博大的胸懷、明淨的思想,以及對萬物深情的關愛,才能寫出真善美的文字。

三毛是這樣的作家,她不僅親曆、打磨生活,還將它們融化於文字裏。她的作品無須曼妙語言的修飾,一字一句渾然天成。讀者可以隨著她的真性文字,自然而從容地走進大漠,在撒哈拉的故事裏,做一個多情又隨意的看客,品味別樣風俗,見證多彩人生。

三毛說,感謝這些鄰居,因為他們,沙漠的日子從此五光十色,而寂寞早已漸行漸遠。劃著緣分的舟楫,讓原本隔了萬水千山的人,相聚到了一起。任何的珍惜,不是為了地久天長,而是希望離別的那一日,可以心安理得地揮手,道聲珍重再見。

“我們一生複雜,一生追求,總覺得幸福遙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

人生至簡,大愛無言。是我們把日子過得那樣驚心,把歲月看得那般無常。流年在指尖緩緩滑過。隻願明月長存,心靜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