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新的起點,一種知足的文化 一、一種質疑,我知道這些能有什麼用(3 / 3)

你不是棋子,而是照亮周圍的火把

很多時候,我們的選擇受到社會壓力、物質基礎和習俗的約束。我們選擇更少的工作時間和較低的薪水會被認為是無能、賺不到錢的表現;我們不受廣告的誘惑不受宣傳的操縱會被看做是跟不上潮流的行為;我們放棄轎車選擇公交車和地鐵卻要忍受擁擠的車廂和諸多不便。

消費社會的根基是膚淺的,因而它是脆弱的。但是個人行動和自願簡樸似乎無法將它根除。我們該怎麼辦呢?也許需要個人與政治的結合。

一個新的社會,需要有一批願意過新生活的人。而保證這些人能夠如願,不僅他們自己要努力,更需要整個社會的配合,這包括法律的配合、製度的配合、行業的配合等。價值觀是社會的創造物也是個人的創造物,並且隻有當它被社會製度的力量所支配的時候,它們才能有效地限製和指導我們的行為。

由喬·多明庫茲和維奇魯·賓合著的《錢還是生活》,提出了“實現財務完整性的九步驟”。書中稱:通過它,讀者們可以獲得財務獨立,讓自己的金融雙腳重返大地。

隻要嚴格遵循所有的步驟,很多高收入讀者發現自己能在10年左右的時間裏實現“經濟獨立”,從而能把自己的時間投入到比現在的職業更有意義的工作中去。對於低收入讀者,則可以大幅度削減日常支出。

首要步驟包括以下四項實踐:

1.跟自己的過去言歸於好。計算你過去掙了多少錢,然後看看你現在還剩多少,也就是你當前的資產淨值。

你浪費的總量可能讓你大吃一驚。

2.跟蹤你生活精力的去向。計算你每小時的真正收入,要把花在上下班的時間、其他所有與工作相關活動的時間都加到一周總工作時間裏,並從總收入裏減去為了工作所用的錢(比如著裝費、應酬費和交通費等)。你的工作時間就是生活精力的一項支出。你對它有什麼樣的了解,又是怎樣利用它的呢?

3.統計你一個月裏的總收入和總支出。然後跟蹤進出你生活的每一分錢。

4.問問自己,你所支出的生活精力是否給你帶來了真正的滿足。作者建議繪製一條“滿意曲線”,當你把精力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曲線就上升,當你把它花在你並不重要的奢侈活動上,曲線就下降。曲線的頂點叫做“足夠點”——也就是說,到了這個點,你就應該停止支出開始節約了。

做這些事的目的在於停下常規活動,盤點存貨。要是得了流感,你會上床休息。當你走到懸崖邊上,你得趕緊往回走。要是覺得生活中有什麼東西不對勁,你得停下來想個清楚。

媒體的力量

消費需要引導。雖然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人們的消費水平,但是人們如何消費,怎樣支配他們的收入,又是受個人文化背景、消費時尚,特別是各種媒體廣告宣傳的影響。

一個好的媒體應該起到引導消費者適度消費的作用,而不是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完全商業化,主動地為那些不正確消費觀的傳播推波助瀾。如今,媒體的生存主要依靠廣告,而廣告的基本功能是商業促銷。於是商家與媒體聯手通過精心設計的宣傳廣告,先是推銷給大眾一種高品位的、時尚的、美好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價值觀念,進而實施物質生活消費的誘導,使消費者陷入“欲購情結”的陷阱中,最終達到商家擴大商品銷售的目的。媒體對於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的推崇,瓦解了人們勤儉節約的傳統價值觀念。

而且,媒體不斷地宣傳炒作已使今日的大眾英雄從“生產偶像”(如勞動模範、青年突擊手)變成了“消費偶像”。而年輕一代是媒體的主要消費者,以年輕美女和明星為封麵、以高檔消費品和時尚生活為主要內容的各種報紙、雜誌,電視廣告中頻頻出現的極具誘惑力的高檔時裝、化妝品、高檔轎車、花園別墅……正引導著年輕一代按照媒體用高檔商品所構建的消費主義生活方式去生活。

媒體一旦為商品經濟邏輯所支配,就喪失了媒體本應具有的公共性與公益性。在媒體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也聽不到關於鼓勵國民適度消費的內容與聲音,也很少看到媒體告誡消費者,過度消費的行為可能導致資源浪費、環境汙染與生態破壞等有關內容。

要實現國民適度消費乃至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媒體有義務,同時也應該肩負起引導居民適度消費的重任。在媒體上以公益廣告的方式提倡國民適度消費是十分必要的。隻有讓廣大民眾充分認識到我國資源、環境與生態的狀況,以及全民大規模消費可能帶來的更加嚴重的環境與生態問題,才有可能讓消費者對自身的消費行為實行自律,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