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控製欲望,破除末日威脅的最好方式 三、誰推動了多米諾骨牌(2 / 3)

過量消費應遭到譴責,缺量消費卻應受到同情。世界上貧窮和最貧窮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近60%。其中有10多億人過著絕對貧困的生活,8億人口在挨餓。這種不人道的“被迫性消費不足”不是消費者個人的過錯。

貧困對人民是壓力,對環境也是壓力。

近來地球已到達一個奇怪又悲哀的失衡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9年10月份發表的一份報告,全球現在死於體重過重和肥胖症的人,竟然多過死於體重不足的人。盡管全球饑荒仍是一大問題,但是人們對繁榮的追求,以及繁榮所帶來的好處,現在已經到了可能使自己賠上性命的地步。

“禍水東引”

西方一些國家不僅從發展中國家掠奪資源、財富,還反過來利用發展中國家環境立法寬鬆等弱勢把在本國淘汰的“夕陽產業”(技術落後的高消耗、低產出、高汙染的傳統產業)大肆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20世紀70至80年代,美國對損害環境的工業部門的國外投資39%在第三世界:日本對高汙染產業部門的國外投資有3/5以上在東南亞和拉丁美洲;聯邦德國對化學工業的投資有27%在第三世界。

這些高汙染工業不僅對發展中國家的環境造成嚴重危害,而且從根本上破壞了發展中國家進一步發展的資源、環境基礎。印度博帕爾聯和碳化物工廠就是一例。

該廠1984年12月3日發生毒氣泄漏事故,直至2010年6月7日,印度一家地方法院才對比案作出姍姍來遲的判決。這次毒氣泄漏事件直接致死2.5萬人,間接致死55萬人,永久殘廢20多萬人,且留下陰影和後遺症還將持續很多年。

西方國家還直接將垃圾、有毒廢棄物作為貿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盡管聯合國1989年3月通過了《控製有毒廢棄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但是,國際間的有毒廢棄物越境轉移並沒有減少。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全世界每年產出的危險廢棄物高達4億噸,其中1億在異國處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危險廢棄物達1000萬~2000萬噸。垃圾交易是發達國家出錢在發展中國家掩埋他們本國不願意、不容易處理的廢棄物的買賣,其結果是發達國家花錢消災,而發展中國家由於財政、外彙的需要不得不飲鴆止渴。這種看起來一時“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交易,其危害卻是久遠的、深層的。

消費令環境走向危機

垃圾圍城

野火、濃煙,伴隨著刺鼻的氣味,一兩百隻綿羊在髒亂的垃圾場上迎接著清晨的到來;奶牛在飽飲被汙染的河水之後,再到垃圾場上搜尋可吃的食物。

河邊,散發著臭味的垃圾場,紅的、白的、黃的、灰的、黑的,各色垃圾堆滿了一地……這不是張藝謀電影裏的窮鄉僻壤,也不是賈樟柯關注的邊遠縣城,這是王久良相機鏡頭裏的北京,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背後的北京。

用一個塑料袋裝好,拿到樓下扔進小區的垃圾桶裏,然後,垃圾就與我們再沒有什麼關係了。真是這樣嗎?

從通州、朝陽到豐台,從昌平、海澱到門頭溝,王久良騎著摩托車,帶著相機,按地圖上的記號駛入一個個垃圾場。

“你喝的水,你呼吸的空氣,你吃的食物,或許早就被垃圾汙染。”王久良很欣賞電影《瘋狂的石頭》裏那句關於城市母體論的戲言,因為“生活在裏麵,我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無處逃避”。

16年前,搖滾歌手何勇對著聽眾大吼:“我們生活的世界,就像一個垃圾場!”那時人們以為,這隻是一個譬喻。

2009年,當攝影師王久良將自己一年多來跑過的北京大型垃圾場在地圖上標記出來,赫然發現這些點形成了一個明晰的包圍圈——它們分布在五環路、六環路之間,將首都圍在其中。“從垃圾場裏看城市的高樓大廈,你會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感受和思考。”

他用鏡頭記錄下令人觸目驚心的種種:羊群在垃圾堆裏覓食,奶牛在嚴重汙染的小河飲水,泔水廠的老板在熬豬食的大鍋裏撈出一次性筷子,拾荒者的孩子們每天在臭氣熏天中玩耍嬉戲。

許多蔬菜大棚就建在垃圾場旁邊,這些所謂的“綠色”菜品很可能會供應北京城區;魚塘被嚴重汙染,但周邊小飯館熱衷以低價收魚。

“我不是一個極端環保主義者,我也是人,也是製造垃圾的一分子。但是對垃圾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之後,就會提醒自己克製不必要的欲望。”王久良現在出門都是自帶牙刷和毛巾,賓館拖鞋從來不穿,寧願赤腳——他曾在一個廢品回收點見過海量的牙刷、梳子、一次性沐浴液的小瓶,堆積成山的景象讓他印象深刻。王久良希望這些圖像資料能引起每個人的反思。畢竟,過量垃圾的產生源於人們的無窮欲望和過度消費。從內心認識到浪費和汙染的危害,改變消費觀念和習慣,減少垃圾排放,才是真正解決垃圾問題的方法。

據一項最新的統計數據,中國600多座主要城市每年產生垃圾有1.6億噸,這些城市已經堆放或者填埋各種垃圾80億噸,而且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增長,垃圾堆積累計侵占土地達到5億平方米。

2009年3月,北京市政管委會主任陳永疾呼,北京垃圾危機即將出現,“這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北京,“垃圾圍城”並不是第一次。早在1983年,垃圾簡單的填埋方式,導致北京三環路與四環路的環帶區上垃圾成堆,50平米以上的垃圾堆就有4700多座!為突破重圍,北京市斥資23億,才逐漸攻陷這座驚人的圍城。

20多年後,垃圾巨獸卷土重來,日產垃圾18400噸,垃圾處理缺口8000噸,67%的高缺口率,如一顆巨型“炸彈”,隱藏在城市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