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欲望黑洞,走向幸福還是毀滅 三、誰為我們的欲望埋單
我們購買的東西越多,從地球上開采的東西就越多。
我們對建築、燃料和消費產品的需求,使得地球上擠滿了大型挖土機、聯合收割機、鋸木機、推土機和石油鑽塔。
而工業部門開采、挖掘、煉製、燃燒、浪費、汲取和處理400萬磅原材料,才能提供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一年所需的產品。
在中世紀,人們相信瘟疫是汙穢的靈魂帶來的,他們燒香拜佛,祈求瘟疫早日結束。七百多年以後我們依然無法弄清楚事情的真正聯係,例如環境的惡化與我們喜愛購物之間有什麼聯係。
當我們買電腦的時候,大概並不知道它包含著七百多種由遍布全世界的礦井、鑽油塔和化工廠所提供的不同物質。我們喜歡更新換代的電腦在製造過程中產生64公斤固體有毒廢料和3萬升廢水。每一年,人們要拋棄1200多萬台電腦,總計為30多萬噸電子垃圾。據估計,現在全世界每天平均廢棄20多萬台電視機和電腦,而可供回收利用的隻有很小一部分。重點是,我們隻要一買電腦,隨後的一切就會發生。
再想想商家為了促銷而大量派發的傳單。傳單的紙張是由木材製造的,上麵的油墨是燒燃料的機器製造的。
這些傳單不管是否起到廣告的作用,最終都會被丟棄,送進廢品回收站或者埋進垃圾場。
我們一直以為是因為自己的辛勤工作賺到了錢,我們的諸多欲望才得到滿足。可是想想看,錢不過是在社會中流通的貨幣,真正為我們的欲望埋單的是地球。
購買一輛車的真實成本
在所有的消費當中,汽車造成的無形影響和隱藏成本首屈一指,《流行性物欲症》一書的作者約翰·格拉夫等列出了一輛SUV的環境與社會成本,相信會讓你對汽車這個東西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一輛閃亮新SUV的真實成本
恭喜,你剛剛以13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這輛車!實際上,倘若你現在才20來歲,要是你在餘生每5年買一輛這樣的新車,你所花的利息和分期付款將超過50萬美元。作為一個普通的美國人,82%的旅途你都將自己駕車前往,與此相比,德國人是48%,法國人是47%,英國人是45%。
假若油價一直保持當前水平,用這輛車每天上下班往返48公裏,將花掉你15美元。那樣的話,每年你用於上下班的錢就會超過3500美元。要是再把保險、分期付款、維修費、登記費、燃料費和其他成本加在一起,那麼,為了這輛你每天隻開兩個小時、停22個小時的車,你每年的開支將會超過8000美元。
在製造過程中,你的車向空氣中排放出318公斤汙染物以及4噸碳物質。它每年至少需要燃燒1700升汽油,至少得去加油站加35次油。每年你要去修理店花三個整天為它吸塵、拋光、擦車窗並等待。如果把駕駛裏程除以你購買和保養它所花的時間,那麼你的速度大概是每小時8公裏左右——比洛杉磯高峰時間的速度還慢。
你的新車也會在以下全國性成本中作出相應的貢獻:
每年總共消耗1550億加侖汽油。
為了保證中東供油,每年要花600億美元。
每年發生40000次嚴重交通事故,導致6000名行人死亡。
自從1905年生產的“老查爾斯”誕生之後,2.5億人在車禍中殘廢或受傷,在車禍中喪生的人比美國曆史上所有戰爭的死難者還多。
每年有5000萬動物死於車禍,其中至少有1/4是“家庭編外成員”:貓、狗和馬。
汽車噪音和汙染影響睡眠並加劇了哮喘、肺氣腫、心髒病和支氣管傳染病的發病率。
汽車排出了全美1/4的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會導致幹旱、颶風和作物歉收)。
每年造成32億公斤無法回收的廢料和垃圾。
每年用於道路建設和維護、鏟雪、停車津貼、公共醫療保健費的稅收以及其它直接從口袋裏掏出來的錢高達2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