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夏天的俄羅斯世界杯上,日本隊因出色的表現,獲得了一片喝彩,日本足球能夠成為世界強隊,與他們“足球從娃娃抓起,從校園抓起”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
日本的校園足球至今已有百年曆史。早在1917年,關東關西兩大大學聯賽和全國高中足球錦標賽便已誕生,甚至比日本足協成立的時間還要早。日本各地的小學、初中、高中基本都建有自己的足球校隊。經過100年的發展,日本的校園足球呈現出幾個特點:
一是足球在校園裏首先是作為一種興趣而存在。日本文部省製定的體育課教學大綱中指出,足球作為進球型運動,其學習目標是通過控球和傳接球,感受團隊合作的樂趣和踢球的快樂。因此,日本的足球教學主要以培養孩子的興趣為主。截至2016年1月,足球已連續六年成為日本男孩心中的第一夢想職業。
二是足球在校園裏更是作為一種教育手段而存在。比如,日本學校現在流行一種足球人格教育:球場上,球員們可以全力以赴、無所顧忌,但一定要尊重教練、尊重對手、尊重裁判;球場下,球員可以有自己的圈子、愛好,但一定要團隊為先、集體活動,不能搞特殊;生活中,球員可以像自己的同齡人一樣活潑頑皮,但對待師長、對待後輩,一定要尊敬愛護。也就是說,日本學校對學生球員的培養,不僅是技術,更有對規則、道德等品質的教育。日本國足敢搶敢拚,有凝聚力,戰術執行能力強,同時又很少有球場暴力事件發生,不得不說日本的這種足球教育在其中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1996年,日本足球教父川淵三郎為提高日本整體的足球水平,提出了著名的“日本百年足球計劃”,明確提出所有日本孩子可以從6歲開始自願接受足球訓練。日本的足球運動員就這樣成長起來。
三是日本校園足球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賽事舉辦和球員選拔體係,可以持續不斷地為本國足球輸送新鮮血液。如果把日本校園足球的全國性賽事體係,按照日本足協定義的U12、U15、U18及大學的年齡劃分,可以分為小學足球、初中足球、高中足球和大學足球。
從小學到大學,由日本足協主辦的全國校園賽事就有7個。其中,日本高中足球錦標賽從1917年舉辦至今,已經舉辦了將近100屆,每年的高校足球錦標賽都會有近6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球迷前來觀賽。也就是說,日本的校園足球聯賽雖然不是職業聯賽,但是其火爆、成熟程度,卻一點也不遜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日本男足的23名國腳中,有12人都是從校園聯賽中走出來或是被球探發現的。校園足球對日本足球的發展,可謂功不可沒。
足球的希望在孩子,足球的未來在校園。雖然中國對這一點沒有異議,但是怎樣發展我們的校園足球,怎樣在發展校園足球與教育教學之間取得平衡,依然還沒有更多的成功經驗。或許,日本校園足球的發展,可以給我們提供一種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