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供食堂”,是專門為貧困家庭兒童以及家長工作忙的孩子們開設的食堂,餐費非常低廉,有的食堂甚至免費提供飯食。“子供”,也就是孩子的意思,我們姑且將其翻譯成兒童食堂吧。兒童食堂起源於2012年的東京都,當時貧困兒童問題越來越受矚目,日本社會中一些誌願者團體發起了這項活動。雖說是誌願者活動,但驚人的是,兒童食堂已經遍布全日本47個都道府縣,從2016年到2017年的短短一年間,數量從319家飆升到了2286家。
許多人對兒童食堂沒有概念。兒童食堂就是社團、企業甚至教會誌願者開放自家的一個房間,或者是利用當地公民館的一個房間,以每周一次或每月一兩次的頻率,接受幾位到幾十位孩子聚在一起吃飯。
日本兒童食堂安心安全向上委員會的調查顯示,東京都內有335家兒童食堂,大阪縣內有219家兒童食堂,神奈川縣內有169家兒童食堂,為全國的前三位。隨著食堂越來越多,在食堂裏吃過飯的孩子們也越來越多,全國範圍內,曾在兒童食堂裏吃飯的孩子達到了100萬人次以上。
兒童食堂給孩子們提供些什麼食物?為貧困兒童提供的午餐或晚餐,費用相當低廉,但內容卻相當豐富。這裏,舉個例子讓大家了解一般的菜單:一碗米飯、豆腐、燒茄子、沙拉、玉米濃湯、水果(西瓜、蜜瓜可選);豌豆蝦仁飯、炸雞塊、沙拉、蔬菜湯、冰激淩。這樣一個套餐,如果是在普通的餐廳點一份,大概需要的價錢相當於50元人民幣。但是,在兒童食堂,大人隻需要交相當於18元人民幣的費用;大多數食堂對兒童優惠,免費或隻收相當於6元到12元人民幣的費用。
“子供食堂”是專門為貧困家庭兒童及家長工作忙的孩子們開設的食堂。食堂價格低廉,有的甚至免費,但是餐品營養豐富,適合兒童食用。
為了讓更多孩子能找到附近的兒童食堂,兒童食堂網絡事務局開設了官方網站,將全國各地的兒童食堂都按地區收羅在內。登錄網站後,選擇自己所在的地區,就會出現當地所有的兒童食堂。每一家食堂的詳細地址、名稱、開放時間、聯係方式(郵件或電話)、參加費用及其官方網站都會登載在上麵。而在每一家兒童食堂的官網上,還會寫出該食堂的特色和食堂理念、當月菜單等等。可以說,雖然是給他人的優惠,但又細致得完全沒有半點施舍的痕跡,經營者就像盈利餐廳一樣用心地經營著兒童食堂。
兒童食堂除了為貧困兒童提供低價而營養豐富的飯食之外,還是社區鄰裏關係互動的重要站點。繁忙的現代生活裏,雙職工家庭能聚在一起吃飯的機會越來越少。一部分兒童食堂提出家長和孩子一同參與製作料理,並全身心地享受麵對麵坐下同桌吃飯的時間,既能促進家庭關係的和諧,又能讓社區環境更溫馨。
開設兒童食堂的梅原女士表示,每周五晚上,她都會做30份到50份的晚餐,邀請附近的孩子們來聚餐。她認為,這不僅是為貧困兒童解決困難的方法之一,也為社區的所有人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場所。兒童食堂能夠為那些缺乏關照、感到孤單的孩子們提供一個溫暖的社區環境,意義遠遠超出了一頓飯。社會、社區作為一個大家庭,溫暖不是家長裏短的事情在大人之間相互傳遞交流所營造出來的,而是人和人之間的無言而平等的相互幫助塑造的。
兒童食堂讓日本社會更多了一些人情味。但是,由於開設食堂是誌願行為,也有人對食堂感到不太放心。運營食堂的人到底是誰,是什麼來曆;他們製作的飯食是否可以信賴;他們是否會對孩子們做些什麼壞事。就算是完全出於善意,那麼食物中毒、食物過敏等問題發生時如何對應;往返於食堂路上若發生交通事故是誰的責任……這些問題都要得到解決,才能繼續將食堂推廣下去。
日本有保險公司針對兒童食堂推出了安心方案:食堂開設者為每個孩子到食堂吃一次飯投保28日元(約合1.7元人民幣)。每個月開放一次,一次接納30個孩子,那麼按一年投保,則隻需要交10080日元即可。投保後如果發生事故,便由保險公司做出賠償,既讓開設食堂的人能夠放心做善事,也讓貧困的孩子們能夠更加安心地去食堂用餐。
開設這種善心食堂基本不可能賺錢,甚至很多是倒貼錢。從效用上而言,的確為日本社會中的貧困兒童問題、家庭關係、社區關係給出了獨特的解決方案。一頓飯對衣食無憂者的意義,和對貧困兒童的意義是不同的。中國社會或許也可以借鑒兒童食堂的做法,為精準扶貧、構建和諧社會另辟一個獨特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