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對戰爭目標的進一步(1 / 1)

探討(續)——有限目標——我們在前一章中已經說過,打垮敵人如果可以實現,就應看作是軍事行動本來的絕對目標。我們現在來探討一下不具備實現這一目標的條件時還會有什麼其他的目標。

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條件是,追求這一目標的一方必須在物質上或者精神上占有很大優勢,或具有卓越的敢作敢為的精神,即富於冒險的精神。在不具備了這些條件的情況下,軍事行動的目標隻能有兩種:或者是奪取敵國的一小部分或不很大的一部分國土;或是保衛本國的國土,等待比較有利的時機的到來。後一種目標常常是防禦戰的目標。

具體場合究竟確定前一種目標適當還是確定後一種目標適當,我們關於後一種目標所說的那句話對我們作了啟示。等待比較有利的時機是假定未來的確有可能給我們提供這樣的時機。所以隻有在具有這種前景的情況下,我們才會有理由進行等待,即進行防禦戰。相反,如果未來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前景,而給敵人帶來更好的前景,那我們隻能采取進攻戰,即,應當充分利用當前的時機。

第三種情況(這也許是最常見的情況)是:雙方都不能夠期待未來帶來什麼肯定的東西,即,雙方都不可能從未來的前景方麵得到任何行動的依據。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采取進攻戰的顯然是從政治上來看處於進攻的一方,即抱有積極動機的一方。因為他正是為了這個目的而進行戰爭準備的,無謂地浪費時間於他來說,是一種損失。

我們在這裏決定何時應該采取進攻戰。何時應采取防禦戰所依據的理由同作戰雙方的兵力對比沒有任何關係。有些人認為,作這種決定時把兵力對比作為主要的根據似乎更合理些,但我們認為,這樣做,恰好就是離開了正確的道路。對我們這個簡單的推論在邏輯上的正確性是不會有人提出異議的,如今我們想看一看,這種推論在具體情況下是否是不合理的。

現在,讓我們設想一個小國同一個兵力占極大優勢的國家發生衝突,而且這個小國已預見到自己的處境會逐年惡化。假如它不能避免這次戰爭,那它不是必須利用它的處境還不太壞的這一段時間嗎?因此,它也隻有進攻。然而它這樣做並不是因為進攻本身會給它帶來什麼利益,而是因為它或要在不利的時期到來以前完全解決問題,或者要至少暫時取得一些利益供以後利用。這種說法並不是不合理的。倘若這個小國確知敵人很快會向它進攻,那麼它就可以而且應利用防禦來對付敵人,以便取得最初的成果,它這樣做也不至於遭到喪失時間的危險。

其次,我們設想一個小國和一個較大的國家交戰,並且未來的情況對它們的決心沒有什麼影響。如果這個小國在政治上是進攻的,我們也隻能夠要求它進攻對方。

這個小國既然敢於給自己提出積極的目的來對抗一個較強的國家,那麼,倘若敵人不先進攻,它就必須采取行動,即進攻敵人。等待是荒謬的,除非這麼個小國在實施行動時改變了自己的政治決心。在實施行動時改變政治決心是常見的,這在不小的程度上使戰爭具有不肯定的特點,對這樣的特點哲學家也會不明白應該怎麼辦。

在對有限目標的考察中我們接觸到有限目標的進攻戰和有限目標的防禦戰。我們想用專門的章節來考察這兩種戰爭。可是,在這以前還必須先談談另一方麵的問題。

我們直到目前為止,隻是從戰爭目標本身內在的原因來研究戰爭目標的變化的。至於政治意圖的性質,我們僅就政治意圖是否追求積極的東西這一點對它進行了考察。政治意圖中所有其他一切本來是同戰爭本身無關的,可是,我們在第一篇第二章《戰爭中的目的和手段》裏已經承認,政治目的的性質。我方或者敵方的要求的大小及我方的整個政治狀況事實上對戰爭起著最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我們想在下一章裏專門研究一下這麼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