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 / 3)

要發掘孩子的天資,父母就要讓孩子多接觸各方麵的事物,大膽嚐試,自己用手去摸、用鼻子去聞、用眼睛去觀察,充分接受各種新的生活體驗。除了讓孩子做多種多樣的嚐試外,父母還應注意為他們提供各種學習的條件和施展才華的機會。然後在這些過程中,觀察了解孩子喜歡幹什麼?擅長幹什麼?再因地製宜、因勢利導地培養孩子發展他們的長處。

(2)家長該怎樣幫助孩子發展特長

[1]現在很多家長都讓孩子參加一兩項特長培養,以此來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塑造和提高整體素質。

那麼,作為家長,該怎樣幫助孩子發展特長呢?

關心孩子,循循善誘

許多家長讓孩子參加特長培養,出發點往往是好的,卻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心態,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歡,在孩子學習時要求過高,這就使孩子學習時不用功,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這些行為讓家長感到很煩惱,於是有的家長就大聲訓斥孩子,甚至還動手打孩子,這樣做適得其反,使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個別孩子還會對所學習的特長由反感、到厭惡,甚至仇恨。因此,家長一定要引導好孩子,想辦法將枯燥的學習內容形象化,以提高他們的興趣。孩子的情感是極不穩定,而且極易受客觀環境所影響的,家長要關心孩子,注意耐心誘導,不要粗暴打罵孩子,要用動情的語言,良好的行為、方式、方法去敲擊孩子的心靈,去激勵孩子,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追求。

鼓勵孩子,樹立自信心

眾所周知,每個孩子的情況各不相同,起步年齡、性格傾向、理解力、家庭影響、環境因素等,都會因人而異,不同階段造成了學習的進度、質量的不同。如果家長動輒大聲訓斥孩子,挫傷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無形中就給予孩子極大的壓力,甚至懷疑自己很笨,而沒有信心去學習。此時,家長應鼓勵孩子,順著教師的思路,將某些理論問題反複深入細致地講給孩子聽,當好教師的助教,隻有鼓勵著孩子,堅持不懈,問題就能逐步得到解決。孩子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家長要鼓勵孩子參加各種活動,爭取到表現的機會,既鍛煉了孩子上台表演的能力,又培養了自信心,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欲望。從小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選擇合適的教師

很多家長都希望找到一位好教師,好的標準各持所見,一些家長認為教學水平高的即可,一些家長認為要有耐心的教師。其實,這要看孩子的年齡情況。如果你的孩子隻有4、5歲左右,不一定非要找教學出色的教師,因為這時的孩子好動,注意力不易長時間的集中且思想活躍,那麼最好能為他找一個懂得幼兒心理學且有耐心的教師。如果孩子已經上學,最好就找一個會啟發、激勵、正確引導孩子的教師,對於一個已經具備一定能力的孩子來說,最好能跟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學習,這對孩子在特長的發展會非常有利。常言說,教師是園丁,幼苗隻有經過園丁的辛勤培育,才能長成參天大樹,為孩子找一位優秀的教師,這對孩子的特長發展無疑是有著重要作用的。兒童時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孩子參加特長培養時,隻要講究科學,運用科學的方法來培養孩子,那麼,不但能給孩子的精神世界多一份補養,更是可以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2]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每一位家長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完成學校的課業之餘,都在為自己的孩子選擇特長班,麵對名目繁多的各種興趣培訓班,究竟該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專業,相信這是每位父母都遇到過的問題。

不能盲從。有的家長看到別人的孩子學什麼,自己就跟著學什麼,不考慮這門專業是否符合孩子的特性。還是應該“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為家長,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在這個閃光點上加以正確引導,才能讓孩子發揮特長,如魚得水。否則,隻能適得其反,家長也會否定孩子,老拿自己孩子的弱項和別的孩子的強項比,比來比去,就認為孩子確實不如別人,從而對孩子產生失望、抱怨的情緒,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這樣會破壞孩子學習的興趣,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每個孩子的思維方式、興趣愛好以及遺傳因素等都各不相同,如果我們強求一致,追求整齊劃一,那麼就沒有千差萬別、姹紫嫣紅、五彩繽紛的世界了。

別把父母的喜好,當成孩子的興趣。如果上一代人小時候受條件限製,有些願望沒能得到實現,在為孩子選擇專業的時候,往往希望在孩子身上實現自己未遂的心願。但是別忘了一點:孩子不是家長的翻版,他們身上有他們獨特的潛質。孩子雖然沒有絕對的判斷能力,但是如果父母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肯定對某一方麵有所傾向。

不要貪多,應該專而精。有的家長既讓孩子學舞蹈,又讓孩子學畫畫,還讓孩子學珠心算。作為家長的也可以說:“不管他們學得怎麼樣,反正都讓他們學了,我們已經盡心了,長大了別怪我們就行。”這樣雖然各個專業都有所涉獵,但大多都是蜻蜓點水、囫圇吞棗,沒有一個能真正掌握,起不到讓孩子發揮特長的作用,反而會讓孩子變的浮躁。興趣愛好廣泛固然是件好事,但物極必反,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是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到的,他們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無拘無束的,不能把過多的重負壓在孩子身上,既然學,就應該把孩子的潛質挖掘出來,讓孩子的天分得到充分發揮,追求完美,力求做到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