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要做到這些,做父母的要多學點知識,才能正確地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滿足其好奇心。正確鼓勵他們觀察、思考和發問,使其感到和父母一塊出去參觀、遊覽能增長知識,是一件愉快而高興之事。
[5]猜謎
猜謎就是通過謎麵所提供的信息(包括物體的特征、習性、用途等)說出謎底。由於在猜謎活動中需要對謎麵進行分析、判斷,進行創造性的思維,因此,猜謎是一種較好的益智活動。那麼怎樣通過猜謎活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呢?
選擇的謎語要貼近於孩子生活或者是孩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要想通過猜謎活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選擇好謎語是很重要的,因為有的謎語太深,孩子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不易猜著,這樣就會使孩子失去猜謎的信心,這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是不利的。如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謎底是眼睛,由於眼睛是孩子很熟悉的器官,孩子通過分析謎麵將會猜著。如謎語“夾生飯”,謎底“煩”,由於孩子尚未認字,孩子不易猜著,這樣的謎語就不能選擇。
鼓勵孩子在猜謎過程中積極思考,促進孩子思維發展。有的謎語孩子不能一下子說出謎底,這時父母不能把謎底直接告訴孩子,而要對孩子進行適當地啟發,鼓勵孩子思考,從而促進孩子思維發展。如謎語“紫色葉片紫色樹,紫色樹上開紫花,開了紫花結紫果,紫果個個盛芝麻”,謎底是茄子,如果孩子一時未猜中,父母可啟發孩子動腦筋想一想,我們平時吃的蔬菜中有哪些是紫色的?如茄子、扁豆,待孩子說出後,再讓孩子根據謎麵提供的信息選擇其中之一。
鼓勵孩子自編謎語,促進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孩子學會了猜謎語後,父母還要鼓勵孩子根據物體的特征、用途等來編一些謎語,這樣做有利於促進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自編的迷語會不成句,或者沒有節律,這時父母要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幫助孩子進行修改,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6]書畫
好的圖書既能給孩子們帶來歡樂,又能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啟迪思維,陶冶情操,增長知識,是孩子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許多家長都意識到這一點,不惜花費很多錢給孩子購買圖書,但卻不注意指導孩子閱讀,不注意保管,因而降低了圖書的價值。因此,要注意充分發揮書畫對激發孩子智力的獨到作用,利用書畫來開展孩子的智力。
要精心挑選書畫。有些家長不注意,凡是帶圖的書都認為是低幼兒讀物,而不加選擇地購買,結果花錢不少,孩子卻根本看不懂。因此,家長要注意選擇那些有教育意義,孩子能理解的,文字簡煉,詞句優美的圖書,讓孩子閱讀並複述。有條件的,還可讓孩子自己選擇,啟發孩子獨立思考書畫中的內容,從而促進智力的開發。
幫助孩子有效地閱讀。由於孩子年齡小,不懂得怎樣去看,有的看書的目的性不明確,無目的地亂翻,很快就將一本書翻完;有的把圖書倒著看也不曾察覺;還有的隻會講書上有什麼人,什麼動物,而不懂得各張畫麵之間的內在聯係,因而不能從閱讀中受到更多的教育。針對這些情況,爸爸媽媽要注意:
教會孩子怎樣看書,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要一頁一頁地按順序看,看的時候要仔細,要注意看懂畫麵上有什麼人物、事物,他們在做什麼,從而理解畫麵上所表達的意思,逐步養成看完後能知道其完整的故事情節、內容。
在看書畫的時候,家長可適當地進行提問,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故事。提問的安排前後不一,可在看書或講故事前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看,去聽,然後從故事中找出答案;也可在看書或講故事中間造成懸念,提出問題,讓孩子通過思考來解答;還可在聽、看完故事以後,進行提問,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內容、主題,從而促進孩子的思維能力的發展。
對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還可讓其在看完圖書後,複述故事的內容。在複述的過程中,家長要認真地聽,對個別問題還可以提醒或糾正,從而鍛煉孩子的理解力、記憶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在孩子看書的過程中,孩子不能理解的或比較難理解的字詞,家長應耐心地解釋,盡量使問題具體化,使他們易於理解,並有意識地讓孩子用字組詞,用詞說一句話,從而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給孩子提供一些故事、兒歌或淺顯的古詩,在孩子熟悉理解的基礎上,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畫出來,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分析判斷力。對於孩子比較難理解的一些詩詞,也可利用畫麵,幫助孩子理解,如古詩《望廬山瀑布》、《鋤禾》等。
適當選擇一些優美的文學作品,讓孩子欣賞,陶冶其情操,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
孩子看過的一些舊圖書,不可隨便扔掉,要注意保存,引導孩子通過剪、粘貼、重新組成新的畫麵,從而創編成一個新的故事。
盡早地給孩子提供閱讀的機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