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製造假文件和鴛鴦發票。
在會計假賬的識別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時常有製造假文件行為的發生,以掩人耳目,掩蓋其造假的事實。另外在現金交易中,同一發票,分別套開,發票聯金額大於存根聯和抵扣聯,使供方可以虛增銷售收益,使買方增加成本費用,多抵扣增值稅。主動多付款項給下屬單位或業務往來單位,雙方達成默契,隨後在該單位提取現金,報銷消費品和旅遊費用等。
(7)證證不符。
所謂證證不符,就是指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二者之間的不相符。這種現象可以說是普遍性的,有的原始憑證所記錄的經濟業務內容,發生日期與記賬憑證所用會計科目應反映的內容、記賬日期明顯不符;有的記賬憑證上所列明的原始憑證張數與實際所附張數不符等。
如審查某企業憑證時,就發現該企業為粉飾財務狀況,虛構產品銷售,授意財會人員設法增加150萬元的銷售收入,財會人員即直接編製記賬憑證,摘要填寫銷售商品給某公司,並據以記賬,後無附任何原始憑證。又如審查某企業收款憑證時,發現該企業製單日期與原始憑證的日期幾乎相差一年,按財務製度規定,開出發票日與編製現金收款憑證並據以記賬日期應相符或者比較相近,經詳查,發現造成不相符的原因是出納員收款後未及時入賬而挪用公款“炒股”,一年後才予以歸還。
2.記賬憑證的造假
記賬憑證,是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加以歸類整理後編製的,作為登記會計賬簿依據的會計憑證,日常工作中還通俗地稱其為會計分錄憑證。其種類可以分為單式記賬憑證和複式記賬憑證。單式記賬憑證是指列示同一經濟業務的其中一個科目的記賬憑證,同一經濟業務涉及幾個會計科目,就填列幾張記賬憑證。複式記賬憑證,是列出同一經濟業務所涉及的全部會計科目的記賬憑證。這種記賬憑證是在一張憑證上麵,記錄反映一筆經濟業務完整的會計分錄。複式記賬憑證有“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三種式樣,也有隻使用同一式樣的記賬憑證的。
假形式有:
(1)假賬真做。
指無原始憑證而以行為人的意誌憑空填製記賬憑證,或在填製記賬憑證時,讓其金額與原始憑證不符,並將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不符的憑證混雜於眾多憑證之中。
某企業為了騙取上市資格,將堆壓在倉庫中的產品虛列為銷售,並授意財務部門憑空填製了收款憑證,煞有其事地將幾百萬元的“主營業務收入”登記入賬,借以虛增利潤。
(2)真賬假做。
即造假者故意錯用會計科目或忽略某些業務中涉及到的中間科目,來混淆記賬憑證的對應關係,打亂查閱人的視線。
如某企業財務部會計李某,利用外幣彙幣率頻繁變動,將企業需要兌出的5000美元(當時彙率為1:8)先折為日元,彙率為1:100,然後再將500000(5000×100)日元折為人民幣50000元(彙率為1:10),李某做賬時“真賬假做”,將美元兌換成日元,日元兌換成人民幣的兩次折換,記作美元兌換成人民幣的一次性兌換,兩者的差額成為李某的私人收入。這筆業務實際上應做的賬麵記錄為:
借:銀行存款——日元戶(500000日元,彙率1:10)50000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5000美元按彙率1:8)40000
財務費用——彙兌損益。
借:銀行存款。
貸:銀行存款——日元戶。
而李某做的假賬為:
借:銀行存款。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
(3)障眼法。
就是對記賬憑證的摘要欄進行略寫或錯寫使人看不清經濟業務的本來麵目。造假者采用這種手法使記賬憑證的摘要往往與原始憑證所反映的真實經濟業務不符,或讓摘要空出不寫,或者粗粗寫上讓人不得要領的幾個字,以達到掩飾和弄虛作假的目的。
如某企業因私設小金庫而被查處,該廠領導吸勸經驗教訓”,認為以貨幣形式設置“小金庫”容易引起審查人員的注意,而以實物形式存在的“小金庫”則不那麼引人注目,於是自2005年開始以購買材料的名義,利用亂計成本費用等方式,購買金卡、金幣、郵票等有保值和增值潛力的商品70餘萬元,在填製記賬憑證時統稱為購料,購買辦公用品後計入製造費用、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等科目。此類記賬憑證,在實際操作中時有發生,審查人員應當高度警惕。
(4)賬證不符。
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會計人員的疏忽大意造成賬證不符的問題是有的,但如果出納人員利用了這種粗心大意,便為假賬提供了方便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