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一個人懷抱至深、至廣的愛意,能接納所有人的一切信條,他所能理解的信仰,所能掌握的智慧,所能擁有的洞察力,都是世間罕見的,因為他看清並理解了他人。
恨不會生出愛來,
而在清除仇恨之後,便有愛自然發生。
12月12日
愛能擴寬並延展人類的頭腦,
使人們伸出友善的臂彎,
一視同仁地擁抱所有同胞。
愛的方式與生活的方式——不朽的生活方式——殊途同歸,它們都包括擺脫吹毛求疵、爭論不休、挑三揀四和懷疑一切的毛病。如果我們擁有惡習,就不要自欺欺人,而應坦白自己缺乏愛的能力。能夠如此誠實地對待自己,就離掌握愛的能力不遠了。但若繼續欺騙自己,那你將被永遠關在愛的大門之外。
若我們的成長環境缺乏愛心,就得從頭開始學習去愛,清除頭腦裏對工作夥伴和友人們的一切刻薄和懷疑。我們必須學會用開闊的心胸去對待他人,理解他人的行為動機;當他人的觀點、方法或行為與自己背道而馳時,要理解這是他們人格的權力和自由。這樣的話,最終,我們也能夠以“不朽的愛的原則”去愛他人。
無論這樣的愛是出自某條教義,或是並無任何出處,
都永遠沐浴在真理之光中。
12月13日
拋卻一切錯誤的思想,擁抱正確的思行後,
你就能找到屬於真理之道的生活。
人們錯誤的行為,將不幸帶到了世界上。隻有正確的行為,才會將世界帶出不幸的深淵。錯誤的行為給我們帶來悲傷;正確的行為為我們帶來了幸福。
但是,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該這樣想:“是他人的錯誤行為才使我不幸的。”這種想法會使他怨恨他人,讓他心中的仇恨越積越多。他應該明白,自己的不幸都源自自身;他必須將不幸看作自己尚不完美的信號,這說明他自己身上尚有一些弱點,必須去克服。他不應因為自己的過失或煩惱而去指責他人,而應擺出毫不動搖的態度,更加堅定自己對真理的信仰。
要以謙卑的態度走在探索真理的神聖道路上。
12月14日
真理的原則始終如一,普適萬世;
它絕非是由個人製訂和決定的。
真理之道需要被發現、被探索、被實踐。如今,人們已經使真理變得更加易於理解和掌握,以便讓所有人都能夠踏上這條平坦得多的探索之道。這條道路也對一切由罪惡步入清白,由歧途進入真理的求道者開放。這條古道承載了過去每一位追求真理之人的足跡,見證了他們是如何踏入完美的神聖之境。而在未來,它將繼續見證著每一個不完美的求道者最終到達光榮的盡頭。
如果一個人日日與內心的罪惡之念作鬥爭,不斷淨化自己的心靈,堅定地走在真理之道上,那麼他到底有何信仰就並不重要了。因為雖然觀點、理論和信仰相異,罪惡卻隻是同一種東西,征服罪惡的目標是一致的,大家口中的真理亦是相同的。
不同的年代盛行著不同的信仰,
但所謂神聖的道德原則,在任何時代都是一樣的。
12月15日
雖然真理包含許多不同的方麵,
雖然人在成長的不同階段都可以從中找到借鑒,
但真理永遠隻有一條。
我曾拜倒在所有偉大導師的腳下,也曾想向他們求解真理之道。我在那些來自印度和中國的溫柔導師的生命和訓誡中,找到了我們共同追求的神性品質,以及那種在上帝身上展現出的真理之道,這是多麼難以言語的喜悅啊!對我來說,這些導師都是卓越之士,他們令人仰慕,他們如此偉大、善良和睿智,我們隻能崇敬他們,並向他們虛心學習。這些導師對任何種族的良善的培養都有深遠影響,因為他們本就來自不同的種族,他們是億萬人群共同敬仰的大師。
偉大的導師是人類族群中綻放的完美鮮花,
亦是人類在未來將要成為的理想典範。
12月16日
一顆純潔心靈的完美狀態,
是拋卻一切欲望後的自由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