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10月(1)(3 / 3)

真心實意、全心全意地去奉獻愛,

最後,你的身心都會被引入愛之源泉裏。

10月12日

冥想的目的在於啟迪內在的神性。

在起步階段,你在冥想裏所花的時間可能隻有短短的半小時,但你在此晨間得到的鼓舞與思想上的收獲,卻能體現在接下來一整天的生活中。因此,冥想的受益過程將會持續一生。伴隨著在實踐中的進步,無論在何種境遇下,你都將越來越自覺地履行人生的職責,因為你已由此變得更為強大、聖潔、冷靜和智慧。

冥想要遵循兩條原則:

1.不斷思考純潔的念頭,以此來淨化心靈;

2.將純潔的思想轉化到生活的實踐中,以求達到神性的品格。

人是一種思想性的生物,

他的人生與個性都是由習慣的思維塑造而成。

10月13日

通過反複的實踐和聯想,習慣性思維會不斷地得到加強。

日日常思考純潔的思想,冥想之人便能養成純潔、智慧的思維習慣,他將變得聰明能幹、盡職盡責。永遠懷抱純潔的思想,人最終會成為純潔之人,成為一個淨化一新的個體,擁有純潔的行為、安寧智慧的人生。

絕大多數人都活在躁動不安的欲望、激情、感情和僥幸的心理中,於是生活也充滿動蕩不安和悲傷歎息;而一旦人們開始通過冥想訓練自己的大腦後,他的心靈就能抓住一條核心的原則,進而逐漸控製內心的衝突。

白日夢容易被錯當作冥想。

10月14日

罪惡與苦難的大樹,擁有一個叫做自私的根基,

紮根在一片叫做無知的黑暗土壤裏,源源不斷地從中吸取養料。

無論是富者還是窮人,都會被自己的私心所折磨,無人能逃。富者跟窮人一樣,都有自己的痛苦。此外,富者可能會不斷地流失財富,窮人亦能不停地獲取財富。今天是窮人,可能明天就是富者,反之亦然。這樣的恐懼如巨大的陰影尾隨著每個人。因自私自利帶來的不安全感總是揮之不去,讓人總是害怕失去什麼;同樣,那些自私地追求或覬覦金錢的窮人,也總因為財富的匱乏而苦惱。此類人還被另外一種深沉的不安籠罩著,那便是對死亡的恐懼。

每個人都因自己的私心而苦惱著。

10月15日

通過冥想這種精神訓練,

人的精神會變得強韌,並保持著充沛的狀態。

人必須降服三種錯誤的想法,才能穿過擋在修行路上的三扇大門:第一扇是降服你的欲望;第二扇是降服你的偏見;第三扇則是降服自我。從踏入冥想大道的那一天開始,人就要監察自己的欲望,尋找它們在大腦中作用的軌跡,發現它們在生活和性格中留下的痕跡;他很快便會發現,若不趕快放棄那些欲望,他將一直被自我和環境束縛。知道這一點後,他便算是成功邁過了第一扇大門,即降服欲望之門。跨過門後,通過之前的修行,他已經明白了自我約束的重要性——這也是淨化心靈的第一步。

信念的火把需要你不斷地添柴,悉心地照料,

才會保持恰當的火候和熱度。

10月16日

專注於征服自我之人,

今日犧牲越多,未來收獲越多。

因此,人應該勇敢地求索,既不要在意生活中朋友的責難,亦不要受到內心的魔障的喧擾;誌向高遠、追求卓著、勉勵奮鬥;永遠寄愛於內心的理想生活;日複一日地戒除萌動的私心和不潔的欲望。雖然有時會磕絆,有時會摔倒,但始終如一地向前、向上。每夜靜靜地在心中回顧一日的行程,除了那些磕絆和摔跤,亦要回想那些神聖的鬥爭,即使最終敗下陣來,還要回想那些默默的努力,即使結果不如人意。

學會分辨真實與虛妄、陰影和實體。

10月17日

思想上敏銳的洞察力,是所有人都應該勤勉訓練的卓越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