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由細胞構成,房屋由磚瓦建成,人的頭腦由思想組構。人們身上各異的性格不過是不同的思想組合的結果。此時我們了解到,這句老話真是至理名言:“頭腦中的想法決定其成為哪種人。”
人的個性是穩定的思想軌跡,也就是說,固定的個性已經成了人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們難以被改變或消除,除非在自身意願的堅持和高度自律的努力下,才可能得以改變。人格的塑造過程跟種樹、造房一樣——要不斷添加新的材料,而這種材料即是思想。
依靠百萬磚瓦,一座城市可以建成;
倚仗萬縷思想,人格也可被成功塑造。
10月07日
每個人都能重塑自己的頭腦。
良善的思想,經過精心選擇和恰當運用,就能像經久耐用的磚塊一樣,永不會崩壞;一座巍峨華美的思想廟宇,將借此迅速拔地而起,帶給擁有者以舒適和庇護。用意誌力、自信心和責任心支撐你的思想;用廣闊、自由和無私的生命激發你的思想;它們就是修築這間思想廟宇的磚瓦,在建造頭腦這座新樓的過程中,人們需要破除舊有的、無意義的思考習慣。
“四季迅速交替,啊,我的靈魂,你需建造愈加堅固的華屋。”
能成全自己的,隻有你自己。
10月08日
要像一名真正的工匠那樣,打造你自己的思想廟宇。
人若想成功建立榜樣般的典範人生,就要無畏地抵禦逆境與誘惑的狂風驟雨,必須將人生建立在四條簡單但絕對高尚的原則之上。這四條原則便是:正義、清廉、誠實、善良。這四條真理即是生命之屋基底的四條邊線。若有人忽略它們,希望通過不公、狡詐、自私的方式偷取幸福和成功,那他就是一名不顧力學原理卻妄圖建造堅固房屋的低劣工匠,最終隻會收獲失望與失敗。
為人處世皆要遵循世界的基本法則。
10月09日
人們常錯以為小事可以馬虎對待,
而大事才值得慎重處理。
將昨日所提的四條原則當做處世的根本和準則的人,在這個基礎上再建造個性的大廈,無論是自己的思想、言語還是行動,都不偏離這些原則,對每日職責的履行、事物的處理,都嚴格遵循原則而來,這樣的人才是把正直之心作為人生的基礎,於是確保了心靈的健康與堅定。這樣的人一定會建造出雄偉的人格廟宇,並像一座真正美輪美奐的廟宇般,帶來輝煌的榮耀,讓人在平靜和幸福中休憩。
若想獲得安定、幸福的人生,
必須將道德原則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10月10日
專心於抱負,你將自覺開始冥思。
當一個人不再僅關注於世俗的享樂,而是極為渴望獲得更高尚、更純潔、更光榮的人生,他便埋下了抱負之心;隨著他為理想生活更多地去思索,他便是在真正地冥想。
沒有強烈的抱負心,就不會去冥想。昏沉茫然和冷漠自處,對實踐冥想來說都是致命的。人的追求愈強烈,就愈可能進入冥想狀態,並在實踐中愈發容易成功。當抱負之心全然蘇醒之時,強烈的、熱忱的追求會助人在冥想中更快地理解真理。
冥想對精神修養尤為必需。
10月11日
當一個人立誌去了解並實現真理的時候,
他會關注自己的行為,自覺地進行自我淨化。
憑借專注,人的精神狀態可以達到一定的境界,但尚不足以理解真理的高妙之處,理解真理隻能通過冥想。憑借專注,人可深入理解凡人如愷撒所擁有的強大的精神力量;但是通過冥想,他卻能獲得神性的智慧,以及佛陀般的平靜心態。絕對的專注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心無旁騖的冥想則是智慧之兆。憑借專注,人可掌握應對生活中的科學、藝術、運輸等事物的技能;但憑借冥想,人掌握的是生活本身的技能,譬如怎樣正確生活、怎樣自我啟迪、怎樣變得睿智等。
偉人、聖人、救世主——都是睿智之人,是擁有神性的導師——都憑借聖潔的冥想獲得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