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01日
人們依賴的都是自己信任的東西;
因為信仰能反映在行為之上,
所以人的行為與生活都是信仰結出的果實。
若對良善之物存有信仰,就會喜愛良善之事物,也願身處良善之中;對不潔、私欲之物若存信仰,亦會對它們生出喜愛之情,進而仰仗它們來生活。我們通過人們行為的果實,就能辨別人們心中長有一棵怎樣的信仰之木。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信仰,就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對上帝、耶穌、聖經的信仰,與他個人的生活和行為是兩回事。因此,一個人的宗教信仰無足輕重,但他腦中的思想、對他人的態度,以及個人的行為這些東西,才是決定和展現他的信仰的通道——是信仰虛妄,還是真理。
這兩種信仰對生命極其重要:信仰良善和信仰罪惡。
10月02日
行為之於思想,
正如果實之於樹木,流水之於泉眼。
一個人在他人眼裏和自我認知裏都擁有堅定的立場,然而,在巨大的誘惑麵前,卻突然墮落,並犯下嚴重的罪行。其實這類事情並不是突發狀況,也絕非事出無因,而是思想隱蔽處的欲念在此刻被激發了出來。這次墮落淵源已久,它的起點可能深埋於許多年前。
人一旦讓惡念在頭腦中萌芽,當惡念第二次、第三次出現時,他反而會開門揖盜,最終允許罪惡在心間築巢。漸漸地,他便會對罪惡習以為常,甚至珍愛它、撫慰它、親近它,直到有一天它的力量足以吸引種種行惡的機會,讓嫻熟的惡行猛然爆發。
一切罪惡和誘惑都誕生於個人的思想。
10月03日
守衛好思想的大門,因為它就如同一台閱讀器,
今日你心中儲存的想法,會成為明天你表現出的行為。
沒有事物能一直隱而不現,因此,心中懷抱的思想,在宇宙因果法則的作用下,也會最終綻放出或好或壞的花朵,即相應的善惡之行。
有人會成為神學大師,有人卻淪為好色之徒,兩種人生都由個人的思想造就,他們在內心主動播下或任其滋生不同的思想種子,然後灌溉它們、照料它們、培育它們,最終收獲不同的結果。不要讓人們以為可以靠僥幸擺脫罪惡與誘惑,唯一的解脫途徑在於淨化自己的思想。
個人的本質擁有天生的吸引力,吸引著相似之物圍繞周身。
10月04日
作為一種有思想的動物,
人的頭腦中占主流的思想態度將決定他的生活質量。
你是自己思想的主宰者,因為你能夠塑造自己,改變生活。思想百無禁忌、天馬行空,但它會最終影響著你的品性和你的生活。生活中並無意外。一切的和諧安適與矛盾衝突,都是你思想的回音。一個人如何思想,他的生活就如何呈現。
倘若你腦中占主流的精神態度是傾向和平與愛的,那喜樂和幸福就會尾隨而至;若是叛逆與仇恨,那麻煩和不幸便會在你前行的道路上布下陰雲。凶惡的意願帶來悲傷與災難,良善的意願帶來治愈和補償。
你需要為自己的思想,設下一定的標準和界限。
10月05日
痛苦、悲傷、憂慮和苦惱,都是激情之花開出的苦果。
充斥著激情的心靈裏似乎也充滿了不公的思想,但一名良善之人,一名已然戰勝激情誘惑的人,可以在過去的體驗中了解激情產生的前後因果,進而醒悟至高正義的真諦。他明白,隻要他停止傷害或欺騙自我,那就無人可以傷害或欺騙他。無論其他人待他是熱情洋溢還是不理不睬,都無法激起他絲毫的痛苦,因為他了解,現在他所受的一切(可能是暴虐的,令人煩惱的)不過是自己先前行為的反作用力。因此,他將萬物看作是善良的,他在萬物中尋找快樂,他愛戴敵人、祝福那些咒罵自己的人,他將這一切當作是有益的手段,來報償自己在道德上違逆偉大法則後的虧欠。
至高正義和無上之愛,兩者是一體的。
10月06日
一個國家的曆史是由一連串的事件連綴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