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之人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境遇和命運,無論走到何處,都有快樂終生相伴。
在拋棄舊的惡習、重建新的生活軌道前,先要學會節製。恒久的幸福感不是在大肆揮霍、尋求刺激、放縱於無謂的消遣中獲得的,它隻會出現在與此相反的生活——自律的生活之中。
成功之前,你需要一季的修行。正如一花一峰不是一日所成,成功也不是自發而無律的,它是成長過後的巔峰,是一係列前因後果的報償。禱告詞和咒語都不會帶來世俗的成功;隻有在正道上客觀有序地努力進取,才能收獲成功。認為隻有在誘惑麵前才能考驗自我品行的人,並不是真正的精神上的成功者。人們需要經受住一係列繁瑣的日常考驗,才會在冥想的某一刻獲得精神上的成功。堅定而決絕地經受住漫長的考驗後,人就能在最後的決戰中征服巨大的誘惑。
宇宙的主導法則是規律而非混沌;心靈和生活的實質在於正義絕非邪惡;塑造和推動精神世界的準則的,是正義而非墮落。因此,隻有正義之人才會發現,世界是公正的。
當你懷有純潔之心時,方能發現生活的奧秘;當你遠離內心的仇恨、欲望和衝突時,方能確信自己活在真理之中;隻有當你懷有純潔之心,才能成為安全、理智和完全自由的人。
人要專注於實踐美德,專注於理解和運用正確而高尚的原則。
01月15日
無盡的欣喜時刻盼望你的歸來。
人隻有了解了他的厭惡會抹殺他的平靜和滿足,他的恨意隻能傷害自己卻無益於他人,他的憤怒也無法讓自己那些寂寞的同伴們歡心雀躍,他便會自覺地走向良善之行,因為這樣不會帶來懊悔——
若他理解了良善行為的話。
人隻有了解了愛在冷酷仇恨前的反擊力,了解它強大的力量,了解慈悲如何終結悲傷,如何造就理智,且不會像盛怒過後那樣捎帶痛苦,他才會恒久地生活在愛意而非仇恨裏——
若他理解了愛的話。
一場飄零的大雪,雖然帶來了寒冷,卻也預示了收獲;經過悲傷雨雪的洗禮,心靈也就成熟了,足以接納完善頭腦和取悅心靈的睿智。密雲雖會遮蔽大地,但也涼爽了它,肥沃了它。因此,不幸的濃雲雖在心頭蒙上陰影,卻是為了在未來接納高尚做準備。他人悲傷之時,是你尊重之時。這份尊重能終結淺薄的嘲弄、粗俗的玩笑和殘忍的中傷;它讓你的內心因同情而柔軟,讓你的靈魂因體貼而豐富。
回憶悲傷的教訓,使人睿智。別擔心悲傷常駐不走,它會像流雲一般隨風吹散。
上帝的優雅和美麗對你沒有價值——也不會為你理解——除非你也有了優雅美麗的靈魂。優雅和美麗不會常駐你心,除非你親身實踐;因為,在你實踐之際,良善的品格已然在你的內心萌芽。
對良善品格的仰慕,便是通往真理的漫長路途。實踐這些品格,即是真理本身。一個全身心仰慕他人完美品性的人,會對自己身上不完美的地方感到不滿,於是便會跟隨仰慕之人的腳步,繼而讓自己修身養性。
因此,那些仰慕上帝的聖潔品德的人,也希望提高自己的內在修為,以獲得同樣聖潔的品格。
忘記小我,悲痛即遠去。
01月16日
過上幸福的生活,是所有正直之人應得的尊嚴。
一個人若是了解到思想才是自己全部人生的出發點,那麼,瞧,通向幸福之路的大門便會向他大開!因為他會發現,他能掌控自己的思想,使其符合自己理想的樣子。
那麼,他也會選擇行走於這樣卓越的思行之路,生活也就會漸漸趨向美好和諧。遲早,他會向一切罪惡、困惑和苦難宣戰;因為,渴望自由和平靜的人,一定會堅定不移地守衛心靈的大門。
隻要一個人的生活充滿良善,無論這種良善來自思想還是行為,他都是世間最幸福的人。每一種良善都有幸福相隨其後,在充滿良善的心靈和家庭裏,罪惡無孔可入。正如優秀的哨兵將敵人擋在塞外,良善之心即是思想有力的守衛,它將不幸關在門外。不幸隻能找機會乘虛而入,但若人不懷惡心,它終究無法占領內心。不要玩味罪惡的念想,不要做出罪惡之舉,不要幹沒有價值或備受質疑的工作;人應從每件事物裏尋求良善,這才是至高幸福的源泉。
通過不斷克製一己私欲,人會掌握思想的微妙之處,也會理解思想的複雜之處;這種神聖的知識,會使人沉浸在冷靜裏。
一個人若不了解自己,他的思想就難以獲得永久的平靜;那些被狂放的激情所征服的人,達不到由冷靜支配的聖潔之地。
意誌薄弱之人,會允許狂躁的野馬帶領自己肆意奔逃;意誌堅定之人,則會擇定良駒,嫻熟地駕馭,使其跟隨自己的步伐朝著向往之地前進。
單純的幸福是心靈應當享有的愉悅。
01月17日
凡事皆有規律、緣由,都逃不開前因後果。
天國裏,沒有衝突和私欲,隻有完美的和諧、平衡與安寧。
活在愛之國度的人,他的需求也會在愛之法則中得到滿足。
正如私心是一切衝突和苦難的根源,愛心就是所有和平和幸福的根源。將心靈放於天國之中安歇的人,不會到外物身上去尋求幸福,因為他們已經從焦慮和煩惱中超脫出來,沉浸在一片純潔的愛意中,他們自己就是幸福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