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產後保健禁忌(1 / 3)

產婦忌用哪些西藥?

產婦分娩後生病用藥應十分慎重。大多數藥物可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乳汁,或使乳汁分泌量減少,或使嬰兒中毒,如損害新生兒的肝功能、抑製骨髓功能、抑製呼吸、引起皮疹等。乳母服用紅黴素後,每毫升乳汁中含有0.4—0.6毫微克的紅黴素,也會引起嬰兒的肝髒損害,出現黃疸;乳母服氯黴素,通過乳汁,可使嬰兒腹瀉、嘔吐、呼吸功能不良、血循環衰竭及皮膚發灰,即灰色嬰兒綜合征,可以影響嬰兒造血功能;四環素可使乳兒牙齒發黃;鏈黴素、卡那黴素可引起嬰兒聽力障礙;乳母服用磺胺類藥物可產生新生兒黃疸;巴比妥長時間使用,可使嬰兒產生高鐵血紅蛋白症;氯丙嗪和安定也能引起嬰兒黃疸;乳母使用甲硝唑,則使嬰兒出現厭食、嘔吐;麥角生物堿,可使嬰兒惡心、嘔吐、腹瀉、虛弱;利舍平可使嬰兒鼻塞、昏睡;避孕藥可使女嬰陰道上皮細胞增生。

對新生兒、嬰兒影響較大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幾類:

①抗生素:如紅黴素、氯黴素、四環素、卡那黴素等。

②鎮靜、催眠藥:如苯巴比妥、阿米托、安定、安寧、氯丙嗪等。

③鎮痛藥:如嗎啡、可待因、美沙酮等。

④抗甲狀腺藥:如碘劑、甲巰咪唑、硫氧嘧啶等。

⑤抗腫瘤藥:如5氟尿嘧啶等。

⑥其他:如磺胺類藥物、異煙肼、阿司匹林、麥角、水楊酸鈉、利舍平等。

總之,產婦(乳母)用藥、打針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如果治療需要上述藥,應暫時停止哺乳,采用人工喂養。

為什麼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忌完全臥床?

有人認為,“坐月子”就應臥床休息1個月,其實這對產婦的身體恢複是不利的。

一般產後第一天,產婦較疲勞,應當充分睡眠和休息,以使精神和體力得以恢複。產婦休息的周圍環境應保持安靜,從各方麵給予護理照顧。婦女懷孕後,由於胎兒的發育,子宮不斷增大,使腹部膨隆,特加是妊娠後期更為明顯,分娩後一時難以恢複。腰腹肌肉彈性的恢複,不隻是營養或臥床休息所能達到的,需要借助於適當的體育鍛煉,促進局部肌肉收縮。因此,凡是沒有會陰撕裂傷、會陰側切手術、產道損傷、發熱、惡露不盡、腰痛、腹痛等症狀,就應24小時後下床活動,並逐漸增加活動量,以增進食欲,減少大小便的困難,促進腹壁、骨盆底部的肌肉恢複,預防產後尿失禁、子宮脫垂等並發症,如第一天至第三天做抬頭、伸臂、屈腿等活動,每天做4~5次,每次5—6下;一周後,可在床上做仰臥位的腹肌運動和俯臥位的腰肌運動,將雙腿伸直上舉,行仰臥起坐,頭、肩、腿後抬等運動,半個月後,可做些掃地、燒飯等家務,以利肌肉收縮,減少腹部、腰部、臀部等處的脂肪蓄積,避免產後肥胖症,保持體態美。

產婦分娩後,早期適量活動,還可促進消化功能,以利惡露排出,避免褥瘡、皮膚汗斑、便秘等產後疾病的發生,並能防止子宮後傾。單純臥床休息對產婦來講是有害無益的。隻要運動不過量,就不會出現副作用。

乳母為什麼忌穿化纖、羊毛內衣胸罩?

研究證實,數百名產後少奶或缺奶的婦女中,80%有異物進人了乳房和乳腺管內。對她們的乳腺分析發現,乳汁中混有一種繭狀微粒,經過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繭狀微粒,是些細微的羊毛、化纖織品的纖維。這是由於不少人穿用的乳罩和內衣是羊毛或化纖製品,其纖維堵塞了乳腺管所致。

為了防止乳腺管被堵塞導致的少奶和缺奶,年輕的婦女在孕期、產期和整個哺乳期,不要貼身或在乳罩外麵直接穿化纖織物或羊毛類製品的內衣。乳罩要采用柔軟透氣的全棉織品,內側最好能墊上幾層紗布,以便於防塵。另外,乳罩應勤洗勤換,並注意不要和其他衣服混在一起洗滌。

產婦為什麼忌穿戴過多?

有的人認為坐月子時衣服穿得越多越好,甚至捂頭捆腿,這對產婦非常有害。

這是因為婦女產後體內發生許多變化,皮膚排泄功能特別旺盛,以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所以出汗特別多,如果汗不擦幹直接吹風或在穿堂風下休息,就容易感冒。有的產婦,不管冷熱,不分冬夏,老是多穿多捂,這樣身體過多的熱不能散發出去,結果出汗過多,變得全身虛弱無力,盛夏時還會發生中暑,出現高熱不退、昏迷不醒,甚至喪命。

為什麼產婦居室忌關門閉窗?

家有產婦,總是將門窗關得緊緊的,頂上還掛幔帳。產婦也穿長袖衣服,緊紮褲腳,蒙頭蓋臉。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尤其是在夏季,天氣炎熱,應該門窗大開,通風透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就是在冬季,也要在日光充足天暖的時候,打開窗戶,通通空氣。空氣新鮮能使產婦心情舒暢,有利於身體的恢複。產婦夏天穿著應單薄,床上可鋪涼席,身上蓋床單,吃溫熱的飯菜,這樣可避免產婦中暑。另外,產婦可多喝些消暑清熱的飲料,如綠豆湯、菊花茶等,這樣有利於預防產婦中暑,也可使嬰兒少生癤子、痱子。

但要注意,在開窗時不要直接吹著產婦,以免著涼感冒。如能用換氣孔或排風扇更好,可使通風柔和,防止吹著產婦。

產婦為什麼忌睡席夢思床?

某醫院,在不長的時間裏遇到3例產婦因產後睡席夢思類型彈簧床,引起骶髂關節錯縫、恥骨聯合分離等骨盆損傷。有的是產後第5天,在席夢思床上起床不慎,忽然腰扭傷,腰骶部劇烈疼痛,下肢活動困難,經檢查為骶髂關節錯縫;有的是第4日早晨起床翻身時恥骨聯合處劇痛,檢查為恥骨聯合分離;還有的是產後睡鋼絲床,足月後發現兩下肢行走障礙,檢查為恥骨聯合輕度分離,左骶骼關節稍增寬,為骨盆損傷、左骶骼關節錯縫。究其原因,均為產婦在產褥期睡席夢思床所致。

為什麼產婦睡席夢思床會導致骨盆損傷呢?原因是卵巢在妊娠末期分泌第三種激素,稱鬆弛素,這種激素有鬆弛生殖器官中各種韌帶與關節的作用,有利於分娩。由於鬆弛素的作用,產婦的骨盆失去完整性、穩固性,而鬆散的骨盆,加上席夢思的鬆泡性、彈性好,壓下去,重力移除又彈起,人體睡上尤如佛龕,左右活動都有一定阻力,很不利於病人翻身坐起。如欲急速起床或翻身,產婦就很容易造成骨盆損傷。因此,產婦應睡一段時間板床,有利機體複原,避免損傷。

產婦為什麼忌不刷牙?

有人說,“生一個娃,掉一個牙”。這實質上是反映出孕產婦不注意口腔牙齒衛生的危害。有人錯誤地理解為產婦不能刷牙,這也是造成孕產婦牙齒脫落的原因。舊傳統認為,產婦刷牙會引起牙痛。這恰恰與醫學科學的道理相反,其實不刷牙,汙垢得不到及時清除,會增加齲齒、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發生而引起牙痛病。

婦女在懷孕後,由於內分泌的變化,或維生素C的攝入不足,可以使牙齦充血、水腫,甚至出血,特別是刷牙時出血。另外,懷孕後牙齒的礦物質往往補充不足,堅固性差。這些情況已對牙齒不利,再不注意口腔衛生,使口腔內的細菌增多,在大量細菌作用下,食物殘渣中的糖類得以發酵、產酸,導致牙齒脫鈣,形成齲齒。因此,妊娠期間比平時更要注意口腔衛生,至少早晚各刷牙1次,飯後漱口。晚上刷牙後不要再吃東西,特別是不要吃甜食。若有吃夜宵的習慣,睡前應再刷牙1次。

產婦在月子裏不刷牙危險更大。產後的頭幾天,為了補充營養,促進體力恢複,常給產婦以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飲食,每天多達6—7餐,大量的食物殘渣留在口腔內、牙縫裏,在細菌的作用下,發酵變成酸性物質,腐蝕牙齒,使齲齒、牙周炎、口腔炎等發病率大大增加,甚至因鏈球菌感染誘發風濕熱、腎炎、心髒病。就防病來說,產後刷牙比產前刷牙更為重要。因此,產婦刷牙是不可忽視的,刷牙也不會給產婦帶來麻煩和後遺症。

為什麼產婦忌過早勞動和不當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