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環境·人境·心境(1 / 2)

生活中,誰都可以講出一些保健常識,甚至知道某種方法能有效地預防某種疾病。電視裏每天都在播放著各種健康節目,關心健康的人越來越多。社會已經逐步進入長壽時代,人們都想越活越年輕,越老越健康。這是非常可喜的。遺憾的是,世界上沒有真正的長生不老藥。所以,一些好的方法,就是你永葆年輕、健康生活的根本。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一個人的成長要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樣周邊環境、生活方式也會影響人的身心及容貌。

南丹麥大學最近發表的一份名為《環境因素對麵部衰老的影響》的報告顯示,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可以讓我們看起來年輕4歲,並且,很多其他生活方式的因素也使我們的容貌看上去年輕或衰老。研究顯示,有孩子的男性看起來更年輕,但女性是否有孩子對麵容並沒有什麼影響。但超過4個孩子就不一樣了。一個人如果生活優裕、婚姻美滿、孩子不超過4個,外表就可能比實際上顯得年輕。可見生活方式、社會地位、婚姻家庭、病史和飲食等因素對相貌變化有重要影響。

這項研究表明,婚姻對女性相貌有相當積極的影響。已婚女性看上去比同齡單身女子平均年輕兩歲,已婚男子看起來比同齡單身男子年輕1歲。有無子女基本不影響女性相貌,對男性的影響卻很明顯。一般來說,有1至3個孩子,能讓父親看起來比同齡人年輕1歲,有4個或更多孩子的父親就未必會顯年輕。研究者認為,父親更顯年輕可能是因為男性的育兒負擔相對少些。

對男性而言,隨年齡增長適度發胖也是駐顏之術。中年男人身高體重指數(BMI)每增加兩個百分點,他看上去會比同齡人年輕1歲;而女人要達到類似效果,她的BMI需要增加7個百分點。一個人的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所得結果即BMI。

研究指出,社會地位的升降對男女相貌的影響最大。社會地位高的人比社會地位低的同齡人看起來平均年輕4歲。

這項研究認為,一個人是否年輕,最終取決於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總的說來,外界環境因素應對40%以上的相貌變化負責。

可見環境對人容貌的影響之大。人的生活自然少不了跟他人的交往,這樣就形成了相互交織的人際關係網,也就是所說的人境。和諧的人際關係能讓人保持年輕。那麼如何在紛繁的人際關係中保持年輕呢?

首先,處理人際關係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尊重原則、寬容原則、簡單原則。具體如下:

◇學會與人溝通。同事、鄰裏之間難免會產生矛盾、隔閡,要想冷靜地處理同事之間的衝突,有效的溝通至關重要。溝通要講究原則和技巧:一是要互相尊重;二是要坦白和真誠;三是說話要講究措辭和分寸;四是要勇於承認錯誤。

◇發現和讚賞別人的優點。每個人都有其不足,每個人也都有其所長。杜威曾指出,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衝力是“做個重要的人物的欲望”;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真誠的讚賞一個人意味著對他的喜愛和重視。一句由衷的讚賞很可能會使他們的生活灑滿陽光,甚至改變他們整個命運。所以,請不要吝惜你的讚美,它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學會換位思考。如果一件事情你總是想不通,這時你不妨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想一想,可能馬上就會改變自己想法中一些偏執的東西,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換位思考可以讓我們學會變通,解決常規性思維下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他人的情緒,揣摩到對方的心理,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可以讓我們發現他人的優點,並給予對方真誠的鼓勵,使團隊和諧高效。

◇不要試圖通過爭論使他人發生改變。戰友之間常常爭論,若是為探討問題,這是有益的,但試圖以此改變對方,則往往會適得其反。因為爭論雙方很難單純地就問題開展爭論,其間往往滲入了保衛尊嚴的情感。這種情感促使雙方把爭論的勝負而不是解決問題看成最重要的。以致許多爭論到最後會演變成為人身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