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節 選擇科學的運動方式(2 / 2)

想要減肥,運動時的心率一定要上去,最好達到“可以講話,但不能唱歌”的運動強度。時間要持續30分鍾以上。在運動減肥的同時,飲食一定要控製,可以不吃晚餐或晚餐減半,運動以晚間為主。假如你今天晚上飽餐了一頓,想先睡一覺,明天再運動吧,那完了,這一覺你睡著了,身體可沒閑著,它一刻不停地把所有多餘的熱量變成脂肪都存起來了,再想掏出來就困難了。所以吃完以後,一定要把它運動掉,兩小時以後再睡。

(4)運動後如何選擇食物

至於食物,最適宜於在勞動和鍛煉之後吃的,莫過於豆腐、豆腐幹和各種豆製品,還有新鮮水果、瓜類及各種蔬菜。這些都是很好的堿性食品。海帶被稱為“堿性食物之冠”。此外,將芝麻與黃豆炒熟,加生薑絲和少許鹽,用開水衝泡著吃,止渴又可充饑。芝麻、黃豆、生薑都是很好的堿性食品,吃了以後對降低血液中的酸度和消除疲勞,同樣是很有益處的。

運動量不宜過多或過少

大家一定要明確目標,運動的目的是健康,不要為運動而運動,所以在運動以前必須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去做個體檢,了解你適合做什麼,運動的強度應該達到多少。

運動要防止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是運動積極性過高,不顧身體狀況超強度運動。有人已經骨質疏鬆了,還去跳操,結果造成疲勞性骨折,這種骨折很不容易恢複;有些老人已經骨質增生了,還盲目地爬樓梯、練下蹲,最終導致骨關節損傷,不得不進行人工關節置換。之所以頻頻出現運動猝死的報道,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當事人對運動的輕視和無知。

恰當的運動量,要根據運動目的來判斷。要想健身或者減肥,建議每次運動30分鍾以上,每周運動3~5次,運動心率要比平靜時的心率多70次/分鍾。而要輔助治療疾病,則要根據醫生的建議,合理設定運動量。

運動後的三忌

一忌驟然降溫(冷水浴等),會引起生理機能的紊亂,而導致神經係統失調,招來疾病;二忌暴飲,會給消化係統、循環係統、排泄係統,特別是心血管係統增加沉重的負擔,且會引起抽筋、痙攣等;三忌體溫烘衣,易著涼,會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的疾病,如感冒、哮喘、腹瀉等,同時也不衛生。

掌握科學運動

(1)在一周的大部分時間,最好是一周的每一天裏,至少每天應該堅持運動30分鍾。

(2)提倡有氧運動。

(3)每周至少還應該有計劃進行兩次加強肌肉的鍛煉或活動。

(4)鍛煉需要精力充沛地進行,否則很難從中受益。應把鍛煉作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