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常認為,老年人患高血壓後,若舒張壓不高,對健康的危害不大。其實不然。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國內外醫學界對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進行了多中心、大規模的長期(3~6年)診治隨訪,現已得出結論:
(1)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對心、腦血管的危害不低於經典式高血壓(即收縮壓與舒張壓均增高),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2)接受正確治療的患者與不正規治療或不治療的患者相比,前者的腦卒中發生率降低了36%~47%,心血管事件(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的發生率下降20%~40%。
(3)高齡老年患者如(70~80歲)如能接受正確治療,受益將比中青年患者更多。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應積極認真治療。
控製血壓,貴在堅持。老年高血壓除了有腦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三大危險並發症之外,尚有三大合並症,即高血脂、糖尿病和冠心病。它們可以一種或幾種同時出現,或先後出現,從而使原有的高血壓病情更趨複雜化,給治療帶來困難。因此,老年人宜定期檢查身體,學會自測血壓,及早診斷和防治。爭取在出現合並症或並發症之前就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以後自然就好得多。如已發生合並症或並發症,宜兼顧治之。在確診之後,應用降壓藥之前,以強調非藥物治療,包括限製飲食,控製體重,增加運動並持之以恒,保持情緒樂觀,戒煙限酒等。如果收效不明顯,應服用降壓藥物。
老年人一般病情比較複雜,療效往往會因人而宜。因此,必須在醫生的監護和指導下,有目的地選用和調整降壓藥。用藥後,待症狀和血壓水平得到有效控製,即可有計劃地減少用藥量,一直到能以最小劑量維持血壓在理想水平(即維持量)。服用維持量貴在堅持,根據季節變換或個人的具體情況,在醫生指導下作些微量調整即可。雖然有時每天僅用藥一次,每次僅1/2~1片藥物,看似微不足道,但能維持血壓在安全水平,有效地防治合並症,其作用不可小視。患者決不可擅自停藥,或道聽途說隨意換藥,否則必然會造成血壓波動,輕則需要重新做起,重則可能造成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