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血壓隨著內外環境的變化在一定的範圍內波動,晝夜波動一般不超過10~20mmHg。但是部分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波動大,晝夜波動甚至高達40~50mmHg。醫療機構對我國正常人和高血壓病患者進行了24小時血壓監測,發現除受精神、運動、飲酒等因素的影響外,晝夜血壓常出現兩個高峰和兩個低穀。
第一個血壓高峰一般為早上6:00~9:00,之後血壓開始下降,到中午12:00~13:00為第一個低穀。
第二個高峰,也是24小時血壓最高的時間為傍晚17:00~20:00,此後血壓逐漸下降,到半夜1:00~2:00為第二個低穀,也是24小時中血壓的最低點,然後血壓再次上升。
約70%的人符合以上典型的雙高峰型血壓波動規律,約25%的人僅出現早上或傍晚一個高峰,少數高血壓病患者則表現為白晝血壓升高或者晝夜血壓均升高。
部分高血壓病患者晝夜血壓波動大於20mmHg或者血壓僅在高峰期高於正常值,但因血壓高峰期正好避開日常門診的時間,所以極易造成漏診。血壓波動大不僅引起高血壓病患者的頭痛、頭暈、頭脹以及心、腦、腎、血管的損害,還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因此及時發現、正確認識並采取措施使患者晝夜血壓趨於平穩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引起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波動大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原發性高血壓伴有更年期綜合征、輸尿管結石、膽囊炎時可導致血壓波動性升高;由甲亢、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病因導致的繼發性高血壓,以及高血壓病伴有心、腦、腎、血管等靶器官損害患者的血壓波動性也明顯升高。因此,治療高血壓的同時需查清病因、治療合並症和靶器官損害,否則患者的血壓難以平穩。
選擇藥物不合理已經成為導致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波動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血壓波動大的患者應當使用長效或中效降血壓藥,不宜使用短效降壓藥,因為短效降壓藥的療程短,不利於高峰期血壓的控製。70%以上的高血壓病患者還需聯合用藥,作用機製不同的降壓藥不僅使降壓作用可以累加、協同或互補,而且由於作用時間與強度的差異可增強和延長降壓的療效。
高血壓病患者用藥時間應參照降壓藥物作用的有效血藥濃度時間和血壓波動規律服用。每天隻需服用一次的長效降壓藥(例如苯磺酸氨氯地平、複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適合早上6:00~7:00服用,每天需服兩次的中效降壓藥(例如硝苯地平緩釋片、酒石酸美托洛爾)適合早上6:00~7:00和下午16:00~17:00服用,這樣藥物就可在兩個血壓高峰期有效地發揮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