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2章 老人保暖不當反而會添病(1 / 1)

冬季來臨,氣溫驟降,老年人顯得格外怕冷。為了禦寒,有些老年人開始想辦法保暖。但生活中有些習慣其實是對身體健康有害無益,如果不及時糾正甚至會引起疾病。

1.飲酒禦寒,酒後洗澡更危險

許多人都認為“飲酒能禦寒”,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酒產熱並不多,飲酒後,因皮膚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因而感到燥熱,但這隻是暫時的。隨著皮膚散熱的增多和加快,反而消耗了體內的熱能,發熱過後,體溫會很快降低,畏寒的感覺會相繼產生,並容易引起頭痛、感冒和凍傷。還有些老人喜歡趁酒後周身發熱時洗澡,豈不知這樣做很危險。因為酒和熱水的刺激,會導致體表血管擴張,大量血液從內髒轉移到體表,腦、心、腎等重要髒器,會因此出現缺血缺氧,還容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經常喝酒,不僅容易導致頭腦不清楚,昏昏欲睡,引起痛風等疾病,而且還很容易導致胃炎。此外,由於酒後往往動作不協調,步態不穩,浴室地麵又滑,很容易摔倒,造成骨折。所以,老人在飲酒後,千萬不可急於洗澡。

2.圍巾口罩防寒風,反而降低禦寒能力

有些人整天用圍巾圍在嘴上或戴著口罩,其實這反而會降低人的禦寒能力。人的鼻腔裏血管很多,有許多海綿狀血管網,使鼻腔的血液循環旺盛。鼻腔及整個呼吸道表麵都覆蓋著許多黏膜,黏膜下有微血管。當鼻子吸進冷空氣,經過彎彎曲曲的管道進入肺部時,空氣的溫度已接近體溫。人體這種生理功能可通過鍛煉得以增強,從而提高人的耐寒能力。要是整天戴著口罩,鼻腔及整個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鍛煉,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另外,當人在呼吸的時候,圍巾或口罩上細小的羊毛纖維和細菌就會被吸入肺部,引起呼吸道感染。

3.少喝水防多尿,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

冬季汗少,尿量相對增多,這是正常現象。有的老人擔心尿多而夜間起床,便有意控製飲水,甚至連粥和湯也不敢喝。殊不知,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多數老人機體內的水分比青壯年少,若再少飲水,會對老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缺水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再加上寒冷刺激,血流速度就會減慢,容易誘發腦血栓和心絞痛。因此,老年人在飯前、睡前及起床後,應適量、多次飲水。必要時還可加服小劑量腸溶阿司匹林片,以改善血液的黏稠度,預防中風和心肌梗塞的發生。

4.緊閉門窗不通風,導致冬天“暖氣病”

暖氣已成為辦公場所、居民家庭冬季取暖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暖氣環境中,門窗緊閉,空氣流通不好,房間裏二氧化碳濃度會比原來升高3到5倍。當室溫過高時,許多老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內熱外寒的“怪病”:鼻咽幹燥、胸悶、頭暈眼花、出汗、血黏度增高、脈速、血壓改變、尿量減少、軟弱無力等,這就是室內的“暖氣”給熱出來的“暖氣病”。預防“暖氣病”,應該注意創造居室小氣候。將室溫保持在18℃~24℃之間,濕度50%~60%為宜。要勤開窗戶通風,保持居室內空氣新鮮,一般早晚各開窗通風一次,注意避免對流風,每次開窗時間不少於3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