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0章 “頭號殺手”心腦血管(1 / 1)

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90%的病人發病前均患有高血脂、高血黏度、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症。這些病受外界刺激,很容誘發血栓形成。

1.心腦血管病的發病原因要從動脈硬化說起

動脈硬化是由於脂質代謝失調,在動脈壁內膜形成分散的粥樣斑塊,發展形成動脈受損部的環形狹窄,造成血流障礙,相關的器官發生缺血甚至壞死,是心腦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礎。

進入中年以後約有40%的人出現早期和中期動脈硬化(斑塊形成和輕度動脈狹窄),在狹窄不超過管腔50%時無臨床症狀。這種症狀既可能以後繼續發展,也會因及時有效的預防而消退。動脈硬化的程度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速,這時動脈硬化多屬晚期,動脈會高度狹窄,可並發血栓,造成血流阻斷,有關器官發生缺血性壞死,如心肌梗塞和腦梗塞,這是心腦血管病的最嚴重狀態。

2.症狀出現時,血管已被堵塞多時了

在血管被堵塞50%的時候,人們毫無感覺;當血管被堵塞70%的時候由於血流量不能充分供給神經,會出現視覺模糊、口齒不清、口眼歪斜、四肢無力、健忘、心悸、頭疼、頭昏、運動遲緩等症狀時,血管中血栓已形成多時了。目前常規的治療手段及常規藥物對此幾乎沒有作用,這也是70%的偏癱患者常年生活在痛苦中的主要原因。

3.心腦血管病引起的疾病

高血脂、高血黏度、糖尿病並發症、冠心病、中風、腦血栓、腦栓塞、癡呆、麻木、視覺模糊、四肢無力、肺栓塞、腎栓塞、心栓塞、心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