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 中年人心理健康亮起紅燈(2 / 2)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與目的,並能以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計,對個人違背社會規範、道德標準的欲望不作過份的否認或壓抑。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視社會標準的不同改變,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的,個人所從事的多為實際的、可能完成的工作,及個人生活目的中包含利已與利人兩種成分。

(9)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功夫,能適應環境的需要而改變自己。

(10)在團體中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係,重視團體的需要,接受團體的傳統,並能控製為團體所不容的個人欲望或動機。

(11)在不違背團體意願的原則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對人不作過份的阿諛,也不過分追求社會讚許。

世界衛生組織也曾給心理健康提出了以下幾條參照標準:

(1)人格完整,自我感覺良好,情緒穩定,積極情緒大於消極情緒,有較好的自我控製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自尊、自愛、自信、能正確評價自己。

(2)在所處的環境中,對待外界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際關係,能受到別人的信任和歡迎。

(3)有明確的生活目標,有理想和事業上的追求,對未來充滿信心。

(4)能麵對現實,並與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

作為一個中年人,如果想了解自己心理健康與否,可參照以下幾個問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應該是個心理健康的人。

你是否具有良好的性格、豐富的情感、坦蕩的胸懷、堅強的意誌?你是否能控製自己的情感?你是否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你是否能對複雜的事物變遷保持良好的情緒?你是否能寬容地待人接物、豁達大度、助人為樂、與人為善?你是否能與家人、朋友、同事愉快的相處?

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精神狀態對中年人的心理健康尤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指心理環境的穩定狀態和機體對環境的有效適應,使人能以積極、主動、平衡、靈活的心理狀態,來適應、協調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良好的精神狀態則包括積極的人生態度,輕鬆穩定的心情,愉快的情緒,良好的性格和環境適應能力。

中年人正處在人生的“多事之秋”,過度的壓力,持續的心理緊張都極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而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精神狀態則有利於中年人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與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融為一體,始終保持心情舒暢,性情開朗,精神飽滿。作為中年人,如果能保持心理健康,你將發現自己在千變萬化的世界裏“遊刃有餘”,並且能將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化之於無形,你將發現自己是個生命力極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