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午睡的傳統習慣,三國時就有諸葛亮高臥隆中,劉備三顧茅廬而不得見的佳話。數年前,這一習慣卻備受爭議。原因是西方大多不安排午睡,而他們的工作效率卻很高。為此,午睡被一些人指為國人慵懶、效率低下的表現,取消午睡習慣的觀點一度甚為流行。而現在,很多人由於工作節奏加快,為增加工作效率做“貢獻”了。那麼,午睡真的沒有必要了嗎?
事實上,研究已證實,人完全集中精力工作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4小時。人在經曆一個上午的緊張工作後,中樞神經係統功能已有減退,體內能量消耗多,生理機能下降,難以再集中精神及體能繼續工作。這時,就像中場體息是一支足球隊恢複體能、調整戰術以求下半場擴大戰果或反敗為勝的寶貴機會一樣,午睡一下,給人體一次“中場休息”調整一下人體狀態,讓身心放鬆,為下午更有效率的工作蓄集能量。也許有人會說,西方人沒有午睡習慣,工作效率不也一樣高嗎?其實,即使在西方,對午睡的認識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睡眠專家威廉·德內特的研究發現,沒有午睡的人下午工作效率低下,容易發生醫療、工傷、交通、海上事故,而且更容易生病,美國每年為此付出的代價高達160億美元以上。現在,西方的一些公司為提高工作效率也在建議職員午睡,並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條件。
午睡的奇妙處還在於,午睡的時間(一般是12點30分左右)恰好是人在一天中的多個睡眠點之一。因此,午睡的睡眠質量很高,入睡快,快波睡眠(即熟睡)多,可以與夜間睡眠的黎明時段媲美。對於夜間睡眠不足或不好的人來說,午睡是一個難得的補償機會。
當然,午睡時間也不是多多益善。大多數人睡30分鍾~2小時即可。時間過短,人體尚未充分放鬆,醒後常出現不良情緒;時間過長,醒後多有昏昏沉沉的感覺。另外,午睡不要在飯後立即進行,二者至少要間隔15~30分鍾。保持午睡環境的安靜以及午睡條件的舒適,也是保證午睡質量的必要條件。